3)对佛家心性智慧训练方法的借鉴与化用
儒释道三家心性智慧训练,儒家以“仁”为核心,道家以“道”为核心,佛家则以“觉”为核心,而且此“觉”是有所特指的——对“空性”的“正觉”。正是由于“空性”的难解难入,特别是在细微之处不同的宗派有不同的认知,而且对于如何悟入空性,经中开示的方法亦无法尽数。因此,佛家心性智慧训练方法异常丰富,有八万四千法门之说。这里仅就笔者略有了解的几种方法为例进行解析。
a、寂灭之乐
佛家修行最基础的目标是离苦得乐,最终目标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究竟成佛。
在《大涅盘经》中,佛陀开示说:世间空苦,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注意佛陀所使用的视角,他不管红尘世间具体的生活是快乐还是痛苦,而是从更高的角度看透了世间一切事物的本质——诸行无常,是生灭法。世间一切皆是变化的,生生灭灭,犹如水泡,看似真实,其实如梦如幻,了不可得。由此而得出一个结论——世间空苦。这个世间的一切本质上是空的,但人们却总是希望在世间拥有这,拥有那,可是所有的希望注定会落空,永远不可能实现真正不变的拥有。这就是空苦——一切本质皆空,无论如何追求也追求不到,就算看起来追到了,也是空欢喜一场,因为必定还会失去。
因此,所有世间的追求,快乐也会变成痛苦。所以不管是快乐,还是痛苦,本质上都是痛苦。要彻底从这种痛苦中解脱,就需要看破放下对世间一切的执着。任一切来者自来,去者自去,不牵挂,不挂碍,不执着。如此就可以越世间生灭法带来的痛苦,获得解脱——寂灭为乐。
寂灭为乐,这是一种清净的快乐,是一种云淡风轻的舒畅、自由、洒脱。
在更深的层面,需要越的生灭不仅仅是外在事物,更是生命内在生灭不止的心。念头的生灭变化远比外在事物的变化更为迅多变。生命总是在各种各样生灭相续的念头中打转,颠来倒去。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心念也同样是生灭法。如果能越念头的生灭,达到“寂灭”的状态,心就获得了真正的自由——再也不被各种妄念捆绑、作茧自缚了。
对于“寂灭”,很多人对这个词容易产生一种误解,把它当成类似于“死亡”的一种涵义。其实,“寂灭”本质上是烦恼的息灭、痛苦的息灭、妄想的息灭、分别心的息灭、执着的息灭,而非智慧的息灭,更不是生命的息灭。
但由于身体的存在会影响“寂灭”圆满地达成,因此,在小乘佛教中,又把身体消散之后生命不再被身体影响而达到圆满“寂灭”的状态称为“无余涅盘”,而身体存在的时候所达到的“寂灭”状态称为“有余涅盘”。这也是为什么将出家人从这个世界上离开称为“圆寂”的原因。以至于在世俗话语中,根本不管出家人的具体修行境界如何,有没有达到“寂灭”的境界,而将出家人的离世都用“圆寂”来指代。这其实只是世俗化的说法,不具备实质上的修行境界方面的意义。
先被迫不说身体消散之后的“圆寂”——圆满的寂灭,在有身体存在的时候,“寂灭”是如何达成的呢?
其实,在每个人的生命深处,都有一个“本自寂灭”的层面,只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个层面一直在“沉睡”,一直深藏在生命深处,所以无由得见。而佛家的修行者则会不断地向着自己的生命内在去深入追寻,直到现这个层面,“唤醒”这个层面,让这个层面“本自寂灭”的“智慧”觉醒过来,然后将生命的重心扎根在这个层面,以这个层面本有的智慧来应对生命中的一切生灭变化,这时即可做到“不变随缘,随缘不变”。外在的一切仍然在快地变化,但见到了“寂灭”之心的修行者,始终将心安住在“寂灭”——生灭灭已,即无生无灭、无来无去、无动无摇、无增无减——的自性本心中,随顺一切变化,但内心不攀援,不纠结,不挂碍,始终落落清净,自在自由。这时修行者就会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快乐、自由、解脱。
对于这样的修行者来说,时间已经终止了,而且是永远地终止了。他的生命之核心,再也没有所谓的出生和死亡,而是处在永远的当下——这当下贯穿一切,成为了万变中的不变与永恒。当然,除非他又陷入了生灭的假象中,被生灭的假象所欺骗,否则,一切生灭对于他永远“寂灭”的心而言,皆是一朵朵烟花而已,不可能妄想把烟花变成永恒。
当身体存在的时候,这身体就是一幅道具,承载着一颗已经明了了生命真相的心。身体的确会有生老病死,也终究会消散,但对于安住于“寂灭”的心而言,身体也同样是烟花。身体存在的时候就作为利众的道具,身体消散的时候就随顺因缘吧。如果利众的大愿未了,那就重新在因缘中选择一个新生的身体作为道具也是可以的,或者也可选择在不同于地球的生命维度化现出另一种不同的样子而随缘利众,都可以。重点是,不管怎么选择,都不是“被迫”选择,而是一种自主的、主动的选择,而且生命的重心依然安住在“寂灭”的层面,始终享有清净、自由与安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明空心语请大家收藏:(91919191)明空心语更新度。
对于“寂灭”,在视角学中,“寂灭”属于级视角的一种本体属性,即级视角本自具有“寂灭”的性质——无生无灭,无来无去,无增无减。寂灭为乐,其实就是在自己的生命中找到级视角,然后安住在级视角之中,以级视角为自己生命的主宰,以级视角的智慧应对一切。
另外,以级视角的智慧去观照一切时,还可以现所有一切事物的另外一面——本自寂灭。何以如此呢?因为所有的“生”都了无实质,本质上是“无生”,所有的“灭”同样了无实质,本质上是“无灭”。一切生灭变化皆是“幻相”。只有当把幻相当真的时候,才有所谓的生灭,不把幻相当真的时候,幻相就仅仅是幻相而已。
以这样的视角去看整个世界的时候,就会现这样一幅全景图——所有一切现象都是从本自寂灭的、无形无相的“空明”中呈现出纷繁的景象,这些景象千变万化,却并无一丝一毫的实质,仅仅是一种如梦如幻的影像。当呈现这一切影像的“空明”之心,不被这些影像迷惑时,一切都是“寂灭”的。当“空明”之心被这些影像迷惑时,就把生灭的幻相当成了真实,从而创造了一个新的世界——一切看似真实的世界。同时这个新的世界也就成了“心”的牢笼。除非有一天,“心”重新了悟到“世界”的虚幻性,“生灭”的虚幻性,这时才能重新获得心灵的自主与自由。但其实这整个过程,一直以来,都是心自己创造的游戏,别无其他。
所以,没有什么是值得执着的。因为只要有所执着,心就必定被此执着所困,从而失去心的自主与自由。
只要心不再执着,那就没有任何东西能够阻碍心的自由,因为,对于本自寂灭的心而言,其他所有的一切,都是投射在心中的影像,就像镜花水月一般。正如经中所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修行,本质上即是自心看清、看透、看破真相并战胜自心执着的过程,别无其他。
当然,如果你喜欢演戏的话,陪你演戏的人就太多了。只要还不明白这一切的真相,就永远有各种各样的期待与追求。无数的生命,有着无限丰富多彩的梦境。生命与生命的相遇,也总会碰撞出各种各样的精彩。这样的故事,在无量无边的三千大千世界中,时时刻刻都在演绎着,烟火人间仅仅是这无边无际的幻相世界中的一粒微尘。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红尘游戏之世界,有地狱,有天堂,演员出色,故事精彩,一场接一场,一部接一部,只要你愿意演,就可以永远演下去,至于其中的酸甜苦辣,尝者自知……
如果你的确是累了,身心俱疲,想要找到一种彻底的自由与解脱,那么你不妨去找一位老人——也许他混迹在人群之中不那么容易辨认,但你只要静下心来仔细倾听,也许就能听到他喃喃自语般的低声吟唱——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世间空苦,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喜欢明空心语请大家收藏:(91919191)明空心语更新度。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沈小南顾亦北 缚春娇 国风世界打造女团盛世 影帝他总想亲我 轻烟绕玉珩 江湖那群爹[综武侠] [星铁]第一游戏制作人 穿成寡妇后全村人瑟瑟发抖 慕之月穆青云 忘川渡 离朕皇陵远亿点 渡云川(女师男徒) 若我年少有为(双重生) 在无限高校当BOSS 宋瑜昱晗 昭昭秦琰 重生后怀了前未婚夫的崽 尊上,灵植还结算吗 病娇世界求生指南 万人迷手握人设扩容器(快穿)
这是一对前生早早领了盒饭,又不曾对彼此表明心意的夫妻,双双重生在一片无尽星海,大杀四方的故事。这里有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物种,与人类不一样的生物,安维尔人,人鱼,奥拉人这里全民兵役,因为星系之间的...
第一个世界,谢仪说我今天喝了脉动,吃了果冻,对你有些心动。温圻一脸严肃不能早恋。第二个世界,谢仪说这是我的手背,这是我的脚背,你是我的宝贝。温圻一本正经你现在不能有绯闻。每一次交手都...
本以为自己参加选秀是去打打酱油,木有想到还有面基爱豆的机会更有被留牌子的惊喜惊吓这是踩了狗运还是惹了八路神仙要不是有医药空间在,自己早在第一集就玩儿完了吧小宁儿,听这意思,你不想...
一手医术,妙手回春。一身拳脚,盖世无双。看着坐在王振破烂自行车后座上的女神,坐在宝马里的洪志杰气的七窍生烟谁能告诉我这世界到底怎么了...
秦华穿越了,到了强人遍地的洪荒,他却成了一只没有自保能力的小妖。赶上了鸿钧讲道末班车,人阐两教嫌弃他是妖,西方二圣对他恨之人骨,女蜗娘娘摇头叹息你还是走吧!没奈何,他只好投人截教。他将如何走自己路,寻自己的道,在以后的封神大劫中保住自己的命,保住在意自己和自己在意的人的命,让我们拭目以待。...
三十八线演员林跃获得影视位面穿梭系统,从此走上一段体验各种精彩人生,漫游电影世界的瑰丽旅程。 唐人街探案里,他纠正秦风的推理,找出黄金大劫案的真凶。 我的团长我的团带所有人回家。 无双里揭开画家之谜。 追龙里单枪匹马在九龙城寨杀个七进七出。 狂怒中他是坦克之王。 疾速追杀三部曲成就枪神之名。 已过世界唐人街探案追龙非诚勿扰我的团长我的团窃听风云无双西虹市首富无间道我是余欢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企鹅群5441539965w01558展开全部g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