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明明德”,就是让自性本心本自具足的觉性,这个觉性本自具足的自明性、自觉性,让这种性质它的功能性挥出来,从而最终达到自明、自觉的目的。明明德,佛家有一个更常见的说法,就是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其实就是明明德。
在亲民
在不同的版本中,对于这两个字有不同的说法,有的是[亲民],有的是[新民],不管是亲民还是新民,最终它都可以回归到自觉觉他这样的修行之中。明明德就是内修,亲民就是外修,明明德就是自觉,亲民就是觉他。亲民,在后面会有更具体的内容,也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都是属于亲民的内容,正心诚意格物致知,则都是属于明明德的内容。
中国文化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色,就是天人合一,自他一体。所有的内修,同时也包括了外修,所有的外修,同时也包含了内修,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明明德和亲民,是修行的两面,一方面要明明德,要觉悟自己的自性本心,要使自性本心本自具足的光明性德在自己的生命中显出来,而修行的另一个方面就是要让这些显出来的自性本心的光明性德要化为生活中实际的妙用,要把它用出来,要把这种光明性展现出来,化为鲜活的智慧,而这种鲜活的智慧就体现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的行为之中。
在儒家中经常有这样的一句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独善其身,就是指明明德,就是自觉,兼济天下,就是亲民,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的穷和达就是指不同的因缘条件。当条件不具备的时候,那你就修好自己。当条件具备了之后,就去无私的利众。这种条件既包括各种外在的环境、各种不同的因缘条件,同时更重要的还在于修行者自身的条件——你先要能够明明德,如果明明德做不到,就无所谓亲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果没有明明德为基础为前提的话,那么后面所有这些都无法达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空心语请大家收藏:(91919191)明空心语更新度。
亲民,用儒家的另外一种说法,其实它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在韩愈的《师说》里面,对于什么是儒家之师说得很明确。儒家之师,它就是将儒家的圣贤之道——大学之道、明明德之道、亲民之道,传授给更多的人,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影响更多的人融入到儒家的圣贤之道中。还有一个词叫做经世济用,其实经世经用才是“经济”这个词的本意。所谓的经世济用,就是这里说的亲民,不管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它都是经世济用在不同范围内的体现。
经,就是经营,就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那种智慧的妙用。将智慧融入到具体的事情之中,去利益这个世界就叫做经世济用,也就是将自性明德化为利益世界的智慧活水,应用到各种不同的领域,去利益更多的人,就是经世济用,也就是这里说的亲民。
对于亲民,还有一个版本叫做新民。新民的新,就是革新、新鲜、鲜活之意。可能用新字呢更能够体现出专注于内修的意蕴在里面,《大学》后面的内容中也有很多内容都会讲到“新”。
对于这个[新民]的新,新鲜的新,革新的新,用禅宗里面神秀禅师的那四句偈作为注解其实是非常合适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就是这个新,就是时时都是新的。你的心始终安住在自性本心的当下,不念过去,不慕未来,时时自觉,时时更新。当你这样去修行的时候,在你的生命中所生的每一个当下,它都是鲜活的,它都是自心觉性当下的显现,从不会重复,这种显现是非常鲜活的。这个需要在每个人在观照自心的过程中,去深入地、仔细地体悟这一点。
民,对于[民],如果从外修的角度,就是指我们身外的所有一切人事物,一切与我们有缘的生命。在儒家的体系里,就是家国天下。
民,在内修中,它指向的是内心的各种现象,比如内心的念头、情绪、情感、思想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民”。而修行,就是让你生命中真正的那个君王把他解放出来,让他当家作主,而让那个“民”回归到民所应该所处的位置,所有的一切内心的念头、情绪、情感、思想,这些都是君王的辅佐,都是自性本心生起的各种智慧妙用的工具和道具,而不应让“民”成了自心的主人。
而与“民”相对的,就是“君”。什么是君呢?君就是自性本心,而所有基于自性本心在不同因缘条件下所产生的各种内心的现象就叫做民。如果你的内心中自性本心能够做主,就叫做君临天下。如果自性本心不能做主,而让那个民做了主,那么这就是迷妄,就是无明,就是苦海,就是轮回。
在止于至善
在不同的学者那里,对于大学开篇的这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有不同的解读。
有的观点将这段话总结为“三纲八目”。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认为这个是修行的三纲,即三个最重要的纲领;而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项内容就被称为八目,然后合称为“三纲八目”。“三纲八目”就是整个大学的核心和灵魂。这是其中的一种观点。
另外一种观点,是“两纲八目”。明明德是一纲,亲民是一纲,而止于至善,其实是指不管是明明德还是亲民,都要最终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也就是说止于至善,是明明德和亲民最终所要达到的目标和境界。所以真正的纲呢,就是明明德和亲民这两纲,而这两纲与后面八目的关系是这样的,明明德对应的就是正心诚意格物致知这四目,亲民对应的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四目。然后这两个方面八个内容的修行都达到了至善圆满的境界,就完成了大学之道的修行。
这两种观点呢各有其优势,我们可以分别去汲取他们不同的优势,吸收他们其中的对我们修行有用的东西就可以了。
[至善],如果从第一种观点三纲的角度,那么这个“至善”指向的就是自性本心本然的境界,就是自性本心本自自在本自圆满的那个境界,无增无减,不需要增加什么,也不需要减少什么。而明明德和亲民的修行,最终就是为了达到自性本心本然圆满的境界,这在道家中用“道法自然”来进行表达。
然后再说“两纲八目”,在这样的解读之下,那么止于至善这个至善,就相当于是对一种境界的形容,不管是明明德还是亲民,都要达到最完善最圆满的境界。对于这种至善的境界,在儒家中还有一个词可以来表达这种不管是明明德还是亲民这两个方面都达到了最圆满的那个境界,也就是孔子在《礼记大同篇》中所说的“大同”——天下大同,它既是指一种社会治理的境界,同时也是指一个儒家修行者内外兼修,所达到的至善境界。
大学开篇的这句话,是整个大学的灵魂所在,不管是三纲,还是两纲,都是整个大学之道修行的核心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修行,一个是内修,一个是外修。内修就是使自己本自具足的自性的光明、自性的明德显出来。外修就是使这种自性本心的本自光明的性德,能够化为鲜活的智慧,体现在具体的言行之中,体现在具体的入世做事之中,体现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这种经世济用之中。然后再进一步,将内修和外修这两个方面融为一体,内修之中有外修,外修之中有内修,直至达到至上圆满的境界。当一个修行者在内修和外修这两个方面都达到了至上圆满的境界,这样的修行者就成为了一个儒家所说的大人、圣人。这样的人,也就是与道合一的人,他本身就是道的载体,就是道的鲜活的化现。
喜欢明空心语请大家收藏:(91919191)明空心语更新度。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影帝他总想亲我 宋瑜昱晗 忘川渡 尊上,灵植还结算吗 沈小南顾亦北 缚春娇 离朕皇陵远亿点 若我年少有为(双重生) 江湖那群爹[综武侠] 慕之月穆青云 重生后怀了前未婚夫的崽 万人迷手握人设扩容器(快穿) 渡云川(女师男徒) 昭昭秦琰 轻烟绕玉珩 [星铁]第一游戏制作人 国风世界打造女团盛世 在无限高校当BOSS 病娇世界求生指南 穿成寡妇后全村人瑟瑟发抖
首富刚上幼儿园为作者三生思量创作,作品首富刚上幼儿园章章动人,格格党小说网为你第一时间三生思量精心编写原创首富刚上幼儿园及无弹窗首富刚上幼儿园首富刚上幼儿园全文免费阅读。...
资质平平和长生不死两种属性加身,陈生只想大喊一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老年穷。当宗门天骄崛起的时候,陈生还活着。当宗门天骄晋升长老的时候,陈生还活着。当宗门天骄寿终正寝的时候,陈生还活着。活着,熬成老前辈,他就能对小辈指手画脚,以大欺小了。悠悠岁月。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而陈生长驻光阴岁月不死不灭,淡看天骄起起落落,超然物外。...
前世被束缚的杨雨涵,不止是医术精湛,就是性格也牛轰轰。这世,在这天高任鸟飞的异世,她带着二房三房逆袭而上,直逼大房胆战心惊入赘夫君我家娘子就是好,不但医术了得,而且还能赚钱,又能花钱,最主...
妖魔世界,一款难度极高的游戏。苏南意外接触到游戏,并获得了一种预知未来三分钟的能力,凭借这个能力,原本超高难度的游戏在他眼中变得简单。正当苏南以为自己将会在游戏中大展拳脚时,却发现种种迹象表明,自己玩的游戏并不简单。失控的玩家,不死的人魔,夺舍而来的妖物各种不可思议的事情接踵而来,现实世界逐渐变得诡异。察觉到身边的危险,苏南果断决定悄悄发育,先定个小目标,成为游戏中的第一玩家。...
别人快穿都是绑定系统,虐渣打脸,从此走上人生巅峰。缘浅快穿,却是走上了寻找系统,捕捉系统,与系统撒泼耍赖的一条漫漫不归路。嘤嘤嘤当系统亲自化身为各个位面黑化男神,坑她,撩她,欺她,爱她该如何缘...
叶蓁与灵主交易,穿到三千世界,通过完成任务获取灵愿来兑换物品。不过,这些身份怎么都那么惨。被挖肾,被替身,被换亲算了,为了养活一家老小,再惨也得迎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