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皇宫内,早朝。
遭逢乱世,大家都一切从简,以往那种文武官员齐聚于大殿之外,衣朱拖紫蛾冠博带等待上朝的场面现在肯定是搞不来了,再说了,现在小朝廷就那么点人,整这种大场面给谁看啊?所以现在的朝会不过就是三个柱国大将军外加诸如机时攸、萧育等有限的几位官员坐到一块,将重要的事情拿出来讨论,大家一块商量出个可行的办法来,然后拟个章程,再有请小皇帝拿起玉玺往上面盖个章,便开始着手实施,整个过程称得上寒酸,没有那么多的唇枪舌剑,勾心斗角。
司马范翻了翻手里的文件,说:“派出去的使者6续有了回音,刘琨、拓跋卢猗、段务勿尘、张轨、琅琊王、江州刺史华轶等等,都接受了朝廷的册封,关中司马模亦上表称臣……他们都是承认陛下的正统性的,我们算是站稳脚跟了。”
北宫静问:“屠伯的态度有没有改变?”
司马范脸庞掠过一丝愤怒:“东平郡公的态度依旧强悍,声称耻于与我们这些小辈齐名,有我们没他,有他没我们!”
李睿给膈应到了:“这家伙怎么这么狂啊?”
北宫静冷然说:“不狂的话他就不叫屠伯了。看样子争取屠伯是没戏了,真是可惜!”
司马范说:“是啊,没戏了,接下来怎么办?”
李睿说:“把他晾一边吧,只要他不过来招惹我们,我们也不去理会他。”
众人对视一眼,都表示赞成。
可他们并不知道,就算他们不去招惹苟晞,苟晞也不见得就会跟他们和平共处,因为他们拥立的这个小朝廷已经挡了苟晞的路了。人家可是拥立了皇太弟的,只要司马诠这个名正言顺的小皇帝在位一天,他所拥立的司马端就别想再进一步,这让苟晞如何能甘心?挡了人家的路,人家不搞事才叫见鬼了!
司马范翻开第二份文件,说:“南阳王司马模昨日派使者携带铜数干斤来到宛城,请求购买粮食万斛,以解关中饥荒,诸位认为这粮食该不该卖?”
关中这地方一直挺奇怪,在帝国强盛的时候它就是整个帝国最为繁荣富庶的乐土,而当帝国陷入动荡的时候,它就是帝国最可怕的地狱,秦汉时期如此,三国时期如此,晋末如此,隋末唐末依旧如此。这几年关中一直在闹饥荒,而且一年比一年严重,人相食的现象时有生,再加上瘟疫不时爆,简直民不聊生了。
这其实也跟全球气温下降有关。从东汉开始,全球气候便进入了小冰河时期,一年比一年冷,最严重的是刘宋时期,全球气温比西汉时期降低了差不多两度。乍一看两度好像没啥,事实上沿海地区对此真没啥感觉,不就是稍稍冷了一点嘛,有啥可怕的?可对于内6地区来说就要命了,沿海地区有大海这个巨大无比的温度调节系统,气温升高时它吸热,气温下降时它放热,所以全球气温下降对沿海影响并不大,然而内6却没有这样的调节系统,沿海地区下温下降一两度,内6地区可能就得下降个七八度,而到了本来就干旱寒冷的塞外地区,很可能就要下降个十几二十度!本来东季零下三十来度已经够可怕了,这一下给你怼到零下五六十度,就问你怕不怕!全球气温下降还会对水气流动造成微妙的影响,最直观的就是一到小冰河时期,内6降雨就明显减少,旱灾频频生,而这个时代的农民抵御旱灾的能力是很弱的,几个回合下来就被逼上绝路了。
每当小冰河时期到来的时候,关中必然连年大旱,从无例外。
今年关中依旧大旱,草木焦枯,司马模也是实在没辙了,把钟鼎、铜人等等这些器物都熔了做成炊具拿来换粮食。他换粮食的主要对象还是凉州,那里有祁连山、阴山雪水滋养,旱灾暂时还没有波及,粮食产量相当可观。只是凉州的存粮也是有限的,张轨就算有心帮他,也没有能力养活整个关中,现在大量难民涌入凉州,凉州自己粮食也吃紧了,司马模只好派使者带着大量铜器跑到南阳来碰碰运气。
只是,他的运气一如既往的坏。
贾攸苦笑着说:“卖?我们哪有粮食卖给他啊?我们自己都快吃不上饭了!”
李睿问:“我们还有多少粮食?”
贾攸说:“今年小麦共计收获六十万斛,有二十万斛入了官仓,还有四十万斛供老百姓自己食用。如今南阳人口已经突破八十万,哪怕一人吃半斤小麦,一天也要吃掉五干余斛……更要命的是襄城那边粮食也不够吃,每天要调运两干余斛过去支援!如今官仓里的存粮已不足十万斛,民间存粮恐怕也不到二十万斛了,这点粮食,根本就撑不到秋粟收获!”
河南地区一般是在谷雨前后播种粟,而春播的粟生长周期是一百二十天到一百四十天,也就是四到五个月,四月中旬播种,到九月下旬就能收获了,在等待粟收获的这段时间,都是靠去年的存粮撑着。这也是从西汉一直到魏晋,官方都大力鼓励农民种小麦的原因,小麦五月份就可以收获了,正好可以给那些去年存粮吃完了而粟还没有成熟的倒霉蛋提供活命的口粮。只是这麦饭实在是难吃,大家都不喜欢,所以小麦种植面积一直都不算很大。
可现在南阳只有这些小麦了,不吃它就只能啃草皮啦。
李睿给出的解题办法就是火在水流湍急处建起二十余座水力磨坊,免费替老百姓将小麦加工成面粉。他还亲自示范,手把手的教老百姓如何将面粉加工成各种好吃的面食。家里有炊具的就做馒头、面条、包子,没有这些家伙的可以先烧一堆火,把石头沙子啥的烧到滚烫再将擀好的饼放进去,用余烬埋起来,很快就可以吃了。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往里面放一些用油盐拌过的野菜甚至猎获的野味,这样营养更丰富。在他的带动之下,面食很快便推广开来,尤其是用炭火烤饼这一方便快捷的烹饪方式,在民间极为流行,一向不怎么受人待见的小麦,居然成了香饽饽了。
只不过老百姓做出来的东西可不怎么好吃,他们是连麸皮带面粉一起和了做成面食的,做出来的东西那个粗糙,就别提了。但再粗糙也得吃啊,只要能填饱肚子比什么都强,在这个饿得要啃人肉的时代,老百姓是没有挑食的资格的。
可哪怕是连麸皮都当成粮食吃了,小麦也还是不够。照这个消耗度,这点小麦是绝对撑不到秋收的。
李睿忍不住哀叹:“他们为什么不多种一些小麦啊?今年南阳风调雨顺,小麦铁定是能丰收的,多种一些不就有足够的粮食了?”
北宫静叹气:“他们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外来人口涌入,疯了一样跟他们抢口粮啊。”
司马范眉头拧成个疙瘩:“也就是说,我们无力向关中提供粮食?”
贾攸苦笑:“我们自己眼瞅着都要生饥荒了,还谈何向关中售粮?”
司马范神色苦涩:“可怜关中的百姓啊……”
李睿恼火不已:“他奶奶的,贾攸,你马上拟一道政令,各县在秋收之后立即给我种小麦!不种就给我狠狠的罚!我倒要看看他们是选择挨罚还是选择种小麦!”
贾攸翻了一下眼皮,说:“这个倒不用担心,如今南阳百姓都知道应该怎么食用小麦了,再加上小麦亩产比粟高得多,今年秋收后大家肯定大量种小麦的。”
李睿开心地说:“这就对了嘛!秋收后种小麦,待来年夏天小麦收割之后再种粟,一年收获两季粮食,还怕填不饱肚子?”
贾攸愣了一下:“一年种两季粮食?这怎么可能!”
李睿说:“怎么不可能?冬小麦种下去,第二年五月底开始收获,收获完之后再种上粟,到九月底十月初就可以收获了,怎么不可能?”
贾攸表示我对种田还是有点了解的,你别忽悠我:“理论上可以,可问题是粮食的收割、脱粒、摊晒、归仓,都需要大量时间,翻地、播种同样又需要时间,你确定一年种两季粮食,农夫忙得过来?”
李睿说:“可以改进农具提高效率啊,比如说可以用铁犁代替木犁,用畜力收割机代替人力收割等等,有的是办法。实在不行咱可以玩两年三熟制啊,虽说比一年两熟少收了一季粮食,但还是比一年一熟多收一季,也挺划算的。”
一直没说话,只是竖着耳朵在听的司马诠来了兴趣:“如何两年三熟?”
李睿说:“说白了就是九月底播种小麦,次年五月底收获,六月中旬播种谷子,十月中下旬收获,然后大家守着满仓的粮食过冬,第二年谷雨之后播种谷子,八九月份收获,十月播种小麦……如此周而复始,两年可收获三季粮食。”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顶级万人迷光环 诸天:每个世界随机一个关键词 从布斯巴顿到霍格沃茨 斗破,这个熏儿好奇怪 我来米花只做三件事 反派大佬女儿奴[八零] 从斗罗开始当大主教 和嫡姐换亲后我一手烂牌赢麻了 穿到女尊后成了十个美男的心尖宠 成了血族万人迷! 归川 拥有金牌律师系统穿越这件事 穿书之替嫁世子妃逆袭了 关婷高玉兰 漫威:最强华强北 眠春山 狱出狂医 娘娘她想上位 书院旁新开了一间小食肆 姜未染
当第一束月光照耀在大地上,从昏暗的月光里站起来十二使徒。巫师,言灵,银蛇,巨人,瘟媒,活尸,骑士,炼金师,德鲁伊,邪神,血族,狼人。漫漫长夜里,谁是猎人,谁是祭品,谁是主宰,谁又是仆从?狼人的爪牙,如此锋利,多么适合做我的巫器手套。血族的蝠翼,遮蔽街道,多么适合做我的巫器风衣。邪神的权杖,浸满鲜血,多么适合做我的巫...
老何,管管贾无敌吧,又在疯狂带一个小鲜肉的节奏。你二大爷的,我哪里是带节奏,我是弘扬正能量提升凝聚力。你一个人工智能,口吐芬芳把一群人怼的瑟瑟发抖,抱团取暖,能不提升凝聚力嘛。何昱作...
一个来自农村的女孩,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到梦想中的大学,却发现现实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但是再多的风雨也击不垮自己心中的小太阳,虞以晴不忘初心,用自己的真诚温暖着身边的人,最终收获了友情和爱情。各位友友,快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杜玉娘重生归来,发现自己回到了十二岁,悲惨的生活还没有开始,一切都还来得及。她想重新活一回,却发现,即便自己不再爱慕虚荣,渣男却依旧阴魂不散。难道她就摆脱不掉命运的轨迹了吗她收起了无知和虚荣心,要...
天妒之才,谓之天才。天才中龙凤者,可封妖孽。灵根残缺的人族少年,得神秘女子传授一部无上妖典,踏上修行之路。自此,一代妖孽崛起于天荒,令仙魔颤抖,诸圣俯首。我愿荡尽心中不平,求个念头通达,快意恩仇!...
预收文我在民国当校长求收藏!作为一个颜正,又前途光明的八十年代大学生,除了没钱,狄思科再无其他烦恼。直到他发现自己生活在一本名叫粉红大亨之爱情难逃我手的书里。书中女主是未来娱乐业女大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