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出身高,是旗人,科举进士排名靠前,年轻英俊,朝中有人也是非常重要的衡量因素。
嗯,年羹尧条条都占了。在康熙帝心里头,就是“有大才”,可以“推心置腹,无可比伦”,极其喜爱的年轻一代。
然后是品行,主要就是有没有贪污受贿(全看有没有人揭发,或是被查出来)。
最后才是政绩。“无滥刑、无盗案……无仓库亏空银米,境内民生得所”等。这些具体的细则,实际上很难得到真实反馈,作为衡量官员是否有才干的标准也不大好计量。
比方说,某某县官虽有大才,奈何天公不作美,桑稼无收获。某某县官在任期间,人口增长快,实际上是受了前前前任的惠泽,适婚人口的数量增加了。
当然了,有评价细则肯定比没有强,哪怕是运气好得来的政绩,百姓也受了惠。
再有密折奏报,吏部各种条条款款一合计,评出个卓异和一二三等来。
显然,眼下要发的“年终奖”,按这个来评定级别不现实。
康熙帝自然也提前思考过了,他给出了个打分制度。让官员自述这一年的功绩,一条条的由吏部评判分数,再同品级合计排名来定等级。
一人打分有失公允,每个官员的自述还需多人来评。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平均值。最后还有专人核查有没有算错。
吏部忙得团团转,户部也好不到哪去。冬日是国库收支汇总、盘点、来年预计支出核算的时候,原本就忙得晕头转向,眼下又多了一个养廉银子发放。
且全都是不容马虎,不能往后拖的活计。前者皇上要细细查看,后者百官都眼巴巴盼着。
实在是忙不过来,便都将主意打到了新科进士们身上。对数字敏感,能一秒算出答案最好。事实上,能打下手也成,能中进士的还不至于这点算数都不行。
特意在奏折中提要数学好的,是为了让皇上高兴,大手一挥多给人。
【数学是基础学科啦,得用到科技发展中去。进士们学了有些子用,啥时候才能用在改良工具炼钢造船造火炮这些技术上哦。】
改良工具炼钢造船造火炮,都是工匠们做的事。康熙帝不清楚具体过程,但他直觉这事儿难了。
因为,工匠们里头识字的极少。
之前心声说传教士们来大清学习先进的技术,又时常说大清在科技上落后了。
技术他知道,就是一些秘方或顶级工艺之类的,如景德镇造的瓷器,江南织造厂的缂丝,出自顶级绣娘之手的双面绣等等。
他一直在琢磨这“科技”是什么,总是摸不着头绪。传教士带来的各种小玩意是兴奇,但内务府仿照着也能造出来,他不觉得这些东西会有那么大的影响力。
这会儿突然灵光一闪,一个难以置信的念头浮现在眼前。
传教士们坚韧有毅力,身负才华,头脑眼界都不俗,就算是在自己国家,也定是能在君主跟前占据一席之地,当个大官的。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据说王妃想和离 综武:江湖路远,携剑而行 剖白 (综同人)闺怨诗都是骗人的[快穿] 半世 仙侣奇缘之天香传 (综武侠同人)回头陌路+番外 听说我体弱多病[快穿]+番外 盛世娇宠+番外 最整蛊的穿越:囚奴王妃 夜色枭龙 (综漫同人)新晋狱卒哒宰君+番外 永璂记+番外 悍夫+番外 最强女神捕 金玉满唐/大唐女法医+番外 靠气运之子续命的日子[快穿] [全职高手]短篇故事 萤火明 我的男主不能黑化(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