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鱼汛杀了个回马枪
其实单纯的撒网捕捞,并非对付大黄鱼最为凌厉高效的方式。
有一种专门对付大黄鱼的绝招,名为“敲罟(gu)法”,正是从南海这边明出来,然后传遍全国沿海,风行了百年不止。
所谓“敲罟(gu)法”,是利用了声波震动的原理。
大黄鱼的头骨内,都有一种耳石。
这种耳石不仅具有平衡作用,还能感知声音,因此大黄鱼对声波很是敏感。
敲罟作业如同一场狩猎狂欢,需要大量渔民一起合作。通常会有两艘大渔船张开网,并伴随二三十条小船围成半圆圈。
小船上的渔夫敲打绑在船帮上的竹杠,产生密集的声波,这些声波与大黄鱼的耳石产生共振,导致鱼群昏死,通通漂浮水面,扫入网中即可。
这种敲罟作业成本低,效率极高,但它的坏处也极为明显。围捕没有区别,无论大鱼、小鱼、幼鱼,一律被声波震死,相当于把大黄鱼的香火都给灭了,典型的断子绝孙式捕捞。
原本大黄鱼其实是海洋中最为多见的鱼类之一,号称“四大海产之一”。正是这种“灭绝”式的敲罟作业,断断续续盛行百年,令到大黄鱼资源不断减少。
八几年,还没减少到稀缺的程度,市场也尚未反应过来,价格暂时维持在四毛左右。
到了后世,敲罟法的釜底抽薪效应总算浮现出来。去到二零一几年时,野生大黄鱼的价格相比八三年,直接飙升了几千倍。如果是块头很大的极品野生大黄鱼,甚至飙升了万倍!
2o22年,有渔民捕获一条71斤野生大黄鱼。仅一条鱼,卖出四万二千元;
2o23年初,有渔民捕获一条56斤野生大黄鱼,仅一条鱼,卖出三万二千元。
面对眼前这一大片野生大黄鱼,梁自强能够做的,当然是最普通的撒网捕捞。
他一条船没办法搞出那种声势浩大的敲罟法,同时,经历过后世的他深知敲罟法最终导致的灭绝性后果,打心底也是不赞成这种方式的。
两人只能是尽量加快手上的动作,追随着大黄鱼汛的轨迹。
“二哥,我这一网差不多能有七八十斤!”
梁子丰拉上来一网,估计道。
“我这网应该也是,百斤以内吧!”
梁自强也同样收上来第一网。
两网大黄鱼同时倾倒在船板。
那种纯正的黄金色很是耀眼,比起一旁的金鲳鱼要吸睛得多。一瞬间,旁边那座淡金色的小山包竟然是失色了几分。
“要跑了,开快点!”
这些大黄鱼没有像此前的刺巴鱼那么贪吃,经过这片海面时,没有逗留下来寻找浮游生物之类的食物,而是目标极为明确地,向着那处特别温暖的深海越冬地游去。
这特么还真是,想劝走的赖着不走,想挽留的留都留不住。
梁自强时不时加快航,追上鱼汛,然后撒一网,再又去开船。
由于他要不停地分心开船,结果反倒是梁子丰撒下的网数比他还多。
好在这些鱼汛径直奔向越冬地,也不拐来拐去,算是减少了一些难度,省了他不少调整航向的时间。
渐渐,船上的大黄鱼也堆了起来,好几百斤了,也就比金鲳鱼看起来稍少点。
现在梁自强有些庆幸,还好刚刚面对那些浩浩荡荡的巴浪鱼汛、狗腿鱼,忍住没有动心。否则自己现在累得都捞不动这波姗姗来迟的大黄鱼汛。
一再尾随了很远,梁自强实在不敢再继续跟过去了,船身摇晃的幅度明显变大了些。
距离那片深海越冬地又近了一点点,再过去他怕深海的流与波幅会搞出大事情来。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打赢复活赛后被遣返龙族 人在盘龙,天地初开 穿越大唐:开局骂哭李二! 女配只和男配贴贴(快穿) 谁说我喜欢他 云朵上的愿望神树[基建] [银魂]那个送披萨的忍者 假意 萧先生,借个婚 后宫佳丽三千我摆烂怎么了 貌美夫君失忆后 四合院:小透明的逆袭之路 在古代深山苟成神明 咋滴!我就觉得我的雌君最可爱! 宰辅的娇软娘子会驭夫 港岛野蔷薇 让我看看你的鸟[校园] 娇气炮灰每天都在修罗场(快穿) 宗周:孺子侯 哄骗清冷世子后,通房她死遁了
功夫究竟是什么花架子还是杀人技三千年冷兵器战争和无数民间私斗酝酿出来的把式,究竟是不是骗局国术流开创者,功夫小说第一人梦入神机,在本书中为您揭秘。止戈为武,点到为止。你若无敌,将会如何...
有一天,陈靖忽然发现自己能猜到彩票号码可以猜到股票涨跌可以猜到漂亮小姐姐有没有男朋友...
重生成为小雪豹,本来以为只需要躺尸混吃等死就行了。谁知道居然碰上了野化计划。这谁能忍的?俺只是想混吃混喝而已。你们怎么可以让俺自食其力?不要说俺废了,俺压根就没有起来过啊。另外这个世界是不是有些问题?为什么会有吸血鬼,狼人以及眼眶流血的小姐姐?这不是俺想要的世界啊,俺只是雪豹而已。你们不要过来啊!...
唐青重生在2004年,既没有资金,又错过互联网最初大发展的他获得了一个可以借钱的银行系统。他是非洲所有国家的座上宾。他是中东所有国家不敢招惹的存在。他是全世界大部分国家的债主。他是整个世界金融秩序新的制...
一代兵王,回归都市,入赘豪门,你以为很享受吃软饭可是一门技术活...
唐小芯回到了八十年代,身上就剩下一块钱,不行,她要发家致富。生意红红火火,小姑子婆婆弟媳来找麻烦。而且,她还要对付家里那头饿了二十多年的狼。媳妇今晚咱们继续打妖精。不行。媳妇难得有空,咱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