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克教是15世纪产生于印度的一神教,主要流行于印度旁遮普邦,在南亚的巴基斯坦、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和北美的美国、加拿大也有少量信徒。
“锡克”一词来源于梵文,意思是“学生”、“弟子”、“信徒”。锡克教徒被称为锡克人,他们尊崇十位上师并以上师们传授的《阿底格兰特》为经典,《阿底格兰特》象征第十一位上师。以公平正义、扶贫济弱和宗教自由为基本教义。锡克教神寺每天给穷人提供免费餐饮,圣城是阿姆利则,朝圣地是被称为“神之所在”的阿姆利则金寺。长、梳子、钢箍、匕、短裤是锡克教徒的五大信仰标识。宗教符号的圆圈代表没有始终的唯一真神,左右两边的弯刀象征扞卫真理与正义,中间的双刃刀代表做饭的刀具。
一、锡克教的展简史
锡克教于15世纪末由那纳克创立于印度西北部旁遮普地区。它是在莫卧儿王朝时期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交流中萌芽的,由于印度教虔诚派运动的开展,后来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宗教。
锡克”是梵文sikha的音译,原意为门徒。锡克教奉行祖师崇拜制,视祖师为神的使者,其信徒自称是祖师的门徒。锡克教徒非常尊重本教的领和上师,尊称为“古鲁”,意为“上师”或“师尊”。从第一代上师那诺(1469~1539)算起,到戈宾德·辛哈(gobdsgh,1666~17o8)为止,先后共有十位上师。第十位上师戈宾德·辛哈被暗杀后,虽然还有其他人继任领导,但都不再称为上师。戈宾德·辛哈去世前指定宗教经典《阿底格兰特》为第十一任上师。按照教条,凡承认锡克教义、十位上师和锡克教的着名经典《阿底格兰特》者,皆可成为锡克教徒。
从第六代师尊开始到第十代师尊,锡克教为了对抗莫卧尔王朝的压迫,逐渐展成为一个带有军事化色彩的组织。此后在英国统治印度时期,锡克教徒就占军队人数的四分之一。
印度军队中有15士兵为锡克教徒。锡克教提倡平等、友爱,强调实干,既反对印度教森严的种姓制度,也不赞成伊斯兰教排斥异教的种种做法,也反对其他宗教的偶像崇拜和歧视妇女。
锡克人约计163o万(1991年),其中大部分生活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旁遮普地区,其余散居在德里地区、哈里亚纳邦和孟买等地。居住在旁遮普的锡克人,虽人数不多,仅占全国人口的2,但全国二分之一强的粮食由他们提供,该地有“印度粮仓”之称。
该教的创始者那纳克曾公开宣称:“我的宗教既不是印度教,也不是伊斯兰教。”它是一种试图把印度教和伊斯兰教融为一体的新宗教。
二、锡克教的产生的主要背景原因
锡克教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有它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根源。
印度教森严的种姓制度和繁琐的教规,引起了教徒的不满,公元8世纪初,伊斯兰教传入印度,强迫人们改信伊斯兰教,使矛盾进一步加剧和复杂化。面对这些尖锐而复杂的种姓问题和宗教矛盾,一些人提出了宗教改革主张,遂出现改革热潮,开展了“虔诚运动”。斗争声势浩大,影响很广。
那纳克上师所处的时代,正值洛提王朝统治时期(1451~1526),当时印度教种姓歧视非常严重,引起低级种姓的强烈不满,洛提王国出现了混乱局面。这时,道莱特汉·洛提的儿子提拉华尔·汗怀有篡夺王位的野心,竟然给巴卑尔写信,鼓励他进攻印度。巴卑尔本来对印度虎视眈眈,垂涎三尺。得信之后,喜出望外,遂率兵向印度进,在帕尼帕特地区(现属哈里亚纳邦)同当时的国王易卜拉欣·洛提激烈交战,结果易卜拉欣·洛提战败身亡。
上师那纳克对提拉华尔·汗的行径非常气愤,大为不满。他认为,这会使国家更加遭殃,人民更加受难。因此,他把巴卑尔的军队看成是入室豺狼,比喻为“罪恶的迎亲队”。当时,虽有许多人大声疾呼,反对社会黑暗和人民中间的伪善现象,但谁也没有把这种现象归咎于当时的统治阶层,只有上师那诺先公开谴责和咒骂腐朽的统治者以及封建领主,把他们说成是刽子手、恶狗和吸血鬼。他还把耳闻目睹的血淋淋的事实写成一本书,有力地揭露了当时由于巴卑尔入侵所造成的桩桩惨案。当时,各封建领主大量掠夺人民的财富,那纳克对此表示了强烈反对。他希望给每个人以平等权利,都能过上幸福生活。他蔑视富有,同情贫穷,爱憎分明。
他公开反对朝圣和宗教的伪善。一次,那纳克上师云游到哈里杜瓦尔,他看见人们站在恒河里,面向东方,朝着太阳浇水。那纳克上师便也站在恒河里,面朝西方浇水。因为他不面朝东,而是面向西浇水,人们误认他是疯子,有人还前来和他辩论,他问:“你面朝东给谁浇水?”他回答:“给太阳呀!”又问:“太阳有多远?”他又答:“说不清,可你为什么朝西面浇水?”“在迦尔达尔普尔有我的地,都干了,我在给地浇水。”那纳克说。一个学者听了他的话后哈哈大笑起来,然后轻蔑地问道:“可是你浇的水连河岸都到不了,都洒在河里了,怎么能到达迦尔达尔普尔呢?”那纳克立刻反驳道:“如果我浇的水到不了迦尔达尔普尔,那么,你浇的水怎么能到太阳那里呢?”他们被那纳克驳得哑口无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纳克反对男尊女卑。当时,社会上妇女备受歧视,在一些信仰印度教的种姓中,流行着一种杀害女婴的陋俗,女孩一生下来,就被杀死。那纳克坚决反对这种野蛮行为,并指出了妇女应有的地位。他认为,在生活中,男子离不开女子,否则没法过日子。他还说,妇女既然能生出帝王、仙人和英雄,她们在男人面前为什么就一钱不值呢?怎能说她们低贱,微不足道呢?
那纳克讲究实际,不相信出家为僧和云游山林就可以见到梵天的说法。他认为,家居是最理想的。他说,人们只有尽好家庭义务,才能沿着正确道路到达梵天那里。他现,几乎所有教派只强调外表形式,因而相互争吵,有许多天真的人就是在这种争吵的烟幕中受骗上当。因此,他鼓励和开导这些人挣脱骗人的罗网。
尽管那纳克也叫人们叨念罗摩,以求解脱,但他从不叫人们逃避生活。他自己就结了婚,还生了两个儿子。
那纳克上师出生于平民之家,生活在平民之中,他一生从事耕种,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时常教导教徒:“生活在虚幻之中,而又不为虚幻所迷恋,才能得到真正的瑜伽(即精神和梵天融为一体)。靠外表的伪装,什么也不可能得到。”他认为,只是吹牛说大话和谈经论道的人,不会成为瑜加者,只有平等待人的人才是真正的瑜加者。那纳克上师活了77岁,他一生以普通人的身份传播着他的教义,影响很大。他死后,他所创建的锡克教,迅地传播到整个旁遮普和印度河流域。
继那纳克上师之后,恩戈代瓦当了锡克教的第二代上师,那纳克在世时,亲自把上师的宝座交给了他(1539年那纳克指定信徒恩戈代瓦作为自己的继承人)。恩戈代瓦死后(1539~1552),阿马·达斯(1552~1574)继位,他为宣传锡克教主张,扩大锡克教影响而作了大量工作。后来他任命女婿拉姆·达斯·索迪为上师。从此上师一职由索迪家族世袭。拉姆·达斯在锡克教圣地阿姆利则修建了一座锡克寺。寺身镀金,故以金寺得名,作为锡克教最神圣的朝拜中心。
三、锡克教的主要特色
锡克教徒的着装和服饰一直以来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以至在许多国家的一些影视作品中,头裹长巾、胡子很长,一副英伟的男子气概的锡克教徒打扮成了人们心中典型的“印度人”扮相。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她不当刁民很多年 新婚夜!喜棺开!玄王妃被宠坏了 HP之歌者 女配沉迷科学[快穿] 无限时空副本 咸鱼后爸,反向带娃[穿书] 六零年代选专业 穿成男主的出轨原配 穿书炮灰成了万人迷 陆叶唐遗风 修真反派穿成玄学大师 穿成男主的契约魔兽[穿书] 从白蛇传开始 奸恶之徒 影帝的隐婚妻子 食医希睿传 重生之豪门浪子 祸水的自我修养。 小族长 七零年代大佬夫妇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大唐天宝,顾青身着布衣从烟尘里走来,在长安皇城的大道上,看着鳞次栉比的华丽殿宇,一步,两步,步步生莲。他渐渐握住了这个强盛王朝的脉搏,也看到了饱受挫折打击的李隆基那张灰败阴暗...
唐宝平生最爱美男,以至于穿越到三千世界后,也依旧流转于各个美男之中。只是某天鱼塘突然炸掉了,唐宝她被强行绑定虐渣系统,从此开启虐渣之路。狗改不了吃屎的唐宝研究出新的养鱼方法,结果鱼塘被霸道总裁霍霍了...
种田召唤争霸文。全球玩家被困在网游领主世界,各种文明混战,群雄争霸。文臣武将大唐陌刀队七千白袍忍者武士罗马军团中世纪骑士印度象兵草原铁骑纵横驰骋!东汉区的主角表示只想默默种田,结果却得到了一个成就系统。房谋杜断万里长城统一十三州封狼居胥解锁成就即可获得丰厚奖励。本书又名我只想好好种田却不小心成为了最大的领主。书友群1054516434(比较水)...
她曾经历了长平之战,鉴证了数十万人的坑杀。她曾率领大秦铁骑,与六国逐鹿天下。她见过天下三分,山河破碎。也听过那袅袅的隆中琴音。贞观盛世她曾一醉今朝,那千古女帝又是如何芳华?她鲜衣怒马过,也曾羽扇纶巾。做过田舍农,也为过教书生。却没人知道,这么一个人,活了两千年。嘛,比较轻松悠哉的历史文吧,因为个人原因可能并不能做到完全符合历史,经得起考证。但我会尽力查全资料来写的。第一次写这种文章,我还是希望写的有趣一些,哈哈。最后,变身慎入哈。...
★绝赞日万中,预收如何温柔的杀掉精灵,亲友预收和纲吉君补魔的二三事by北朝★她现在极其肯定,她穿越了。原因在于她身处妈妈的肚子之中。出生后看到那个小小团子。云雀。总之,现在云雀变成了我哥哥...
三十而立的中年老处男萧腾风,意外在梦境中穿越,成了自带Bug的穿越人士。从此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修仙了。。。功法不懂?没事!咱睡一觉其义自见!炼丹,炼器没有时间?不怕!咱一梦百年,有啥问题咱梦里解决!啥叫全能?全能就是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咱做不到的!好不容易穿越一回,要是没有点能耐出门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么?新建书友群902033032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起聊聊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带着梦境去修真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