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小说

第85章 石评梅英年而去的一生何以抹上清冷的色彩(第1页)

有《偶然草》、《涛语》、《石评梅作品集》等多部着作传世的民国才女石评梅,19o2年出生于山西平定县,时称"北京着名女诗人"。

她的作品,充满了对女性命运和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光明的渴望和美好爱情的追求。

然,这样一位思想进步、敢于呐喊的才女,1928年因患脑炎而逝,只活了27岁,短促的一生抹上极其清冷的色彩。

(一)小时候的幸运

原本来自书香门第的石评梅,很受父母喜爱,小时候的生活还是挺好的。

举人出身的父亲石铭乃清末举人,从石评梅3岁起,就严格教她启蒙念书识字,若所教的字还没认熟,哪怕到晚上,也要念熟后才允许入睡。

石评梅上了小学后,父亲便指引她熟读《四书》、《诗经》等古典读物。不久,父亲到山西省立图书馆工作后,她随父到太原,就读太原女子师范附小,毕业后在太原女师继续攻读。

在这样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浓厚的学习氛围影响下,石评梅的学业总是名列前茅,打下了较好的国文底子。兼之她自小聪颖好学,典型的"学霸型"好学生,中学时代就有"才女"之称。

(二)考入北京女高师,迈向文坛

17岁时,石评梅在父亲的支持下,从太原女师毕业,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

在北京女高师,石评梅除了认真读书学习外,开始创作诗和散文,诗歌《夜行》在校刊上表后,崭露头角,才华逐渐施展。

次年,在山西同乡会上,石评梅与北大优秀学生高君宇相识,两人"他乡遇故交",分外亲切,一见如故,视为知音,从此密切联系,畅谈理想,共话人生,逐渐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高君宇是一位有思想、有抱负的爱国青年。在他的影响下,石评梅思想进步很快,文学光芒愈加显现。她所写的长篇游记《模糊的余影》在《晨报副刊》上连载刊后,名声大震,成为北京文坛看好的一颗新星。

19年,21岁的石评梅在女高师完成学业后,即受聘到北师大附中执教,担任国文、体育教员。

(三)知己高君宇英年悄然而逝

没有想到的是,石评梅引以为傲的知己高君宇在她岁刚参加工作2年就传来噩耗。

高君宇因积极投身革命,被反动的北洋军阀通缉,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兼之情感郁积,不幸于1925年3月患急性阑尾炎,不治身亡,时年29岁。

高君宇病逝的这一噩耗令石评梅悲怮不已,深受打击。在北大与山西省立一中校友会联合起的高君宇追悼大会上,她为高君宇题写了挽联:

碧海青天无限路,更知何日重逢君。

并在葬于陶然亭的高君宇墓的周围种植了十余株松柏。伤感之余,石评梅又在高君宇的墓碑上题写了他生前的自语:

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慧星之迅忽。

之后,石评梅还写下十多篇散文悼念他。

(四)突脑炎,英年而去

为化悲痛为力量,石评梅决心终身不嫁,投入革命活动,告慰知己亡灵。

在好友6晶清的支持下,石评梅与之深度合作,共同编辑《京报》副刊《妇女周刊》等进步刊物,以此为利刃,刺向反动军阀的"心脏"。

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后,石评梅与6晶清在《妇女周刊》上表"特别启事",声讨惨案的罪行。

1926年,段祺瑞政府制造"三一八"惨案,好友刘和珍遇难,6晶清负伤。愤怒之下,24岁的石评梅参加北师大为刘和珍等举行的追悼大会后,如鲁迅先生一样,以笔为武器,相继写下《血尸》、《痛哭和珍》等文章,直斥反动军阀的暴行,表明铸就铁志追随英魂的决心。

此外,石评梅与好友6晶清还编辑北京《世界日报》副刊《蔷薇周刊》,积极投身于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创作之中,也取得了不斐的文学成就,时称"北京着名女诗人"。她的代表作小说《匹马嘶风录》就是这一时期写的,得到很高的评价。

不幸的是,石评梅创作之路只有6年的时间。1928年9月,石评梅突脑炎,在北京协和医院医治无效,英年而去。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迷津蝴蝶  国营食堂小媳妇[六零]  未来科技代理人  日向坂之昨日青空  海贼世界的诡秘之旅  剑主凡尘  夫人带孕出逃,京圈大佬彻底失控  说好的cos,兔耳朵敏感什么鬼  么噶,安王她她她反了!  诛仙万界,从自废功法开始  算卦太准,一不小心功德爆表啦!  仙门每日亏损报告  万人嫌带着系统重生后火爆全网  序列:请叫我灾厄之主  驯养神明后[西幻]  次元论坛  七七娘子无痛当妈后富甲天下  宝可梦世界的男妈妈  食戟之冒牌小当家  抄家流放?我反手搬空库房去逃荒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