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眉头一皱,道:“公瑾执意要杀孔明,恐怕不妥吧?孔明乃当世奇才,在荆襄士人之颇有威望,公瑾若害其性命,只恐绝天下贤士归附之路。何况诸葛瑾是其亲兄,公瑾如果擅杀孔明,又如何向子瑜交待,就是是主公那里,也不好说明。”
周瑜轻笑一声道:“谁说我要取他性命?只是我率大军远征,留此人在主公身边,恐为祸作乱矣,我决意带诸葛亮于军前,在我的眼皮底下,看他能玩出什么花样来?来人,传我军令,委任诸葛亮为行军参议,明早与诸将一齐至江畔行营应卯,如有迟误,定按军法处置。”
堂下的中军官闻听,立刻上前接令。
鲁肃疑惑地道:“公瑾如此做,不太好吧?主公尚对孔明以礼相待,以诚服人,公瑾如此强征孔明入伍,就算人至,也未必心服。”
周瑜哈哈一笑道:“调他到军前,某就是要细致甄别,看他是不是刘泽的细作,倘若他真得有什么把柄落在我的手中,管叫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他若真是诚心投效江东,某必以礼相待,委以重任。”
鲁肃无言以对,默然应了,拱手告辞。出得周府,天色已晚,本欲回归自家,但想了想,鲁肃还是转投诸葛瑾府上。鲁肃一向与诸葛瑾交好,对诸葛亮的印象也不错,可如今周瑜大权在握,强召诸葛亮于军前做行军参议,鲁肃略有一些愧疚之心,想和诸葛亮解释一下。
诸葛亮却依然是一付从容淡定的模样,悠哉悠哉,让鲁肃直疑心那传令的中军官是不是没有来过。诸葛亮手摇羽扇,轻笑一声道:“幸得周都督没有将我交付有司治奸细之罪,反而付以军中参议之职,如此甚好。”
鲁肃不禁愕然,方才他和周瑜的对话只有他二人知晓,难不成诸葛亮长着千里眼顺风耳,将他二人的对话听了个清楚?但想想也是不可能的事,鲁肃不禁对诸葛亮是刮目相看,他竟然将周瑜的心思猜了个透,高人就是高人呐!不过对诸葛亮反话鲁肃还是心知肚明的,略带羞愧之色道:“公瑾此举确有些不妥,肃代公瑾向先生赔罪了,望先生看在吴侯面上,不与公瑾计较才是。其实公瑾本意也并非有意要为难先生,对于先生之才,公瑾也是颇为赏识的,他也希望先生可以留在江东,为吴侯大业尽一份力。”
诸葛亮敛容道:“多谢子敬兄深夜造访,烦请子敬回禀周都督,既然军令已下,亮断不敢抗命不遵,明日自当卯时到军营候命。”
诸葛亮说得不卑不亢,不冷不热,鲁肃心中暗叹一声,只得拱手告辞。
回到内室,诸葛瑾神色黯然,叹息一声道:“想不到公瑾竟然是这样的人,是我误二弟矣,待我前去见见吴侯,定要讨个说法。”说着,诸葛瑾挣扎地想坐起来。
诸葛亮上前一步,将哥哥按在了在榻上,道:“兄长病体未愈,万万不可下地。在人矮檐下,岂能不低头,周瑜大权在握,既强召我入营,安敢不从?就算兄长前去辨理,也未必能有效果,反遭人忌恨。请兄长宽心,亮在军中,自有应对之策。”
诸葛瑾颓然地斜躺在榻上,道:“原本视周公瑾乃豁达豪爽宽宏大量之人,想不到竟然如此心胸狭隘,无半点容人之雅,我诸葛瑾也是走了眼,错看了人。”
诸葛亮微微一笑道:“宽宏也罢,狭隘也罢,亮不与之相争,自然无祸矣。只是可惜了江东一片大好基业,就要尽丧在周瑜之手,孙氏三代辛苦,一朝将化为虚无。”
诸葛瑾悚然一惊,道:“二弟何出此言?”
诸葛亮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以江东目前的战力,能在荆州与刘泽争取个划江而治的五五之局已经是实属不易。周瑜刚愎自用,不度自身实力,贸然出兵,妄图与刘泽决战于荆州,既不知己,又不知彼,焉有不败之理?刘泽自讨黄巾以来,屡建奇功,讨董卓、战平原,威名赫赫,乃当世少有的霸王雄主,坐领徐州以来,铁腕森森,重拳出击,惩治地徐州士家无不战栗,人人自危。人主曹操,铩羽而归,枭雄吕布,灰飞烟灭,出兵以来,横扫淮南荆襄,摧城拨寨,无有不破,其步军骑军,冠绝天下,无人能与之争锋。江东优势在水军,可一旦越过长江,就必须用步骑来和徐州军作战,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江东步骑都无法与徐州军来抗衡,周瑜舍长用短,必败无疑。此一役后,江东将再无能力与刘泽一战,就算是想维持划江而治的局面,也将是奢谈了。”
诸葛瑾默然一叹,他也是江东的一份子,江东的荣辱休戚,与他也是息息相关的。“二弟何不再找吴侯谈谈,昨日吴侯对你的意见也是颇为赞许的。”
诸葛亮摇摇头道:“如今周瑜在江东独揽大权,进攻荆州的方针已定,岂可因人而弃。何况吴侯也是极有野心之人,不会只满足于守成父兄基业,划江而治策略到底还是保守了些,在周瑜的鼓噪之下,也难怪吴侯会动心,不撞南墙是不会再回头了。”
诸葛瑾忧虑地道:“二弟既断定此战必败,那二弟随军至前线,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为兄甚是担忧你的安危?”
“兄长勿忧,亮虽不才,自保还是无虞的。”诸葛亮从容地道。
┄┄┄┄┄┄┄┄┄┄┄┄┄┄┄┄┄┄┄┄┄┄┄┄┄┄┄┄┄┄┄┄┄┄┄┄┄
江畔行营。
一轮红日自东面江上冉冉而升,霞光万道,映照着万千旌旗熠熠生辉,那一杆镶着金边银线的“周”字帅旗在晨风猎猎招展,好不威风。
卯时还未到,中军帐前就已经有文武将官继续地前来应卯了,周瑜治军严谨,在江东军中那是出了名的,何况昨日周瑜已经领了孙权的尚方宝剑,谁也不想触这个霉头,做这柄宝剑的剑下之鬼。
周瑜立于帐下,面容冷峻,对着向他躬身施礼的文官武将大多只是轻轻地点头示意,算是回礼了,忽然他瞧见了羽扇伦巾的诸葛亮,立即换做了满面春风的模样,大踏步地迎上了上去,拱手施礼,含笑道:“瑜素闻卧龙先生大名,心仪已久,只恨不得早见,召先生于军前,乃出自瑜之私心,望先生勿怪。”
诸葛亮亦含笑回礼道:“都督见召,亮不敢不从。”
周瑜拉了诸葛亮的手,亲赴帅帐之中,边走边道:“瑜久闻先生奇才,今日得睹真颜,真乃三生之幸也,你我今后共事军中,望先生能不吝赐教。”
看着周瑜对诸葛亮亲热有加,众文官武将个个一付羡慕嫉妒恨的表情,直叹周大周都督真有国士之风,礼贤下士。唯独鲁肃一头雾水,不知道周瑜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众将皆至,唯独不见副都督程普,倒是瞧见程普的儿子程咨前来应卯。程咨冲着周瑜施礼道:“家父抱恙,不能亲至,特命末将代之,望都督恩准。”
周瑜对程普的这点小把戏自然是心知肚明,什么生病抱恙,分明就是屈身周瑜帐下心有不甘罢了。程普是江东的三世老臣,从孙坚起兵伊始就追随左右,在江东军中,数他最为年长资历也最深,以前程普与周瑜分掌左右军,平起平坐,那时的程普对周瑜就不大以为然,现在屈身在周瑜之下,怨念还是颇深的。周瑜对其他人可以疾言厉色,唯独对程普无可奈何,当下和颜悦色地抚慰了几句,叮嘱程普要养好身体,自然没有深究。
随后周瑜升帐,调兵遣将,准备出征事宜。
周瑜原拟派韩当、黄盖为前部先锋打头阵,毕竟韩当和黄盖也都是孙坚的老臣,论资排辈,这首功的位置是跑不了他俩的,而且韩黄二将征战沙场多年,战功彪柄,的确有当先锋的能力。但令箭未下,一将哭拜与帐前,周瑜视之,竟是凌操子凌统。凌统年方十五,血气方刚,知晓杀父仇人甘宁现在就在巴丘,立即请命为先锋,欲手刃仇人为父报仇。
周瑜本来瞧着凌统年轻,恐其难堪大任,奈何凌统苦苦哀求,又当场立誓,不破巴丘不杀甘宁誓不回还,周瑜念及凌统有激励士气的作用,而且凌统素来也有乃父遗风,打起仗来有股拼命三郎的气概,虽然年轻却也是骁勇善战,便委任他与韩当同为先锋官,克日先赴三江口下寨,听候将令;令黄盖、潘璋为第二队,蒋钦、周泰为第三队,吕蒙、董袭为第四队,程咨、鲁肃为中军,诸葛亮为行军参议,同中军一起行动,陆逊、吕范为后队,朱治为接应使,督催押运粮草,尽起水陆大军十三万,其中水军五万,步骑八万,克日开拨,望荆州开进。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神印:我是魔神皇的团宠外孙女 都重生了我还能被她套牢?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猝死转生,为了改变选择嫁给自己 星汉南行 盛世医妃 重生之诀少的军医妻 国运争霸:我大秦重工,震惊世界 神武战皇 神豪:开局被精神小妹赖上 道友,你是来搞笑的吧? 白骨天尊 宿主撩精附体,反派集体沦陷 转运六零末 纯阳大道 崩铁:丰饶令使的仙舟人生 灵焚九霄 阎罗神医 都市追爱记 明枪易躲,暗恋难防
云禩穿越了,穿成了九龙夺嫡中注定惨败,最终被圈禁而死的八爷胤禩。天无绝人之路,一睁眼竟然绑定了与世无争悠闲种田空间a,管你九龙夺嫡危机四伏,云禩只想有事种种田,无事喝小酒,78元一斤的白草莓吃到饱...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大唐天佑四年时,本应该覆灭的唐朝却不知为何得以续了两百年余年,可自此之后,妖魔纵生,天下大乱。自乱世而来的秦白能够通过打铁垂钓烹饪刺绣行医等获得各类神通,即修行诡异法门纸人赶尸符咒蛊虫又历经一个个熟悉但诡异的故事,板桥客栈倩女幽魂画皮河神青蛇画中仙,西游降魔...
穿成三次高考落榜的文盲爱豆,参加学霸云集的国风旅游综艺,全网都在等温希出丑!谁知温希绑定了抽卡系统,上可召唤文人附身挥斥方遒,下可打卡名胜古迹触发祥瑞。农田干旱,她提词昨夜雨疏风骤触发天降甘霖,拯救水稻千万亩。景区濒临破产,她一句飞流直下三千尺带火庐山,引得数万网友打卡,扭转乾坤。华夏武学落寞,她诗剑双绝附身,一首侠客行复兴国术,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温希到过的每一个地方都火了。盘活旅游经济,引领国风复兴,扬我华夏文化!每到一处,温希就多了一座城的粉丝。网友纷纷献上膝盖当初群嘲文盲温希上节目当小丑,现在小丑竟是我自己!...
什么我变成了奥特曼天呐竟然还要跟可爱的小怪兽战斗我才不要呢突然穿越到光之国的江枫,不情不愿的成为了一个另类的奥特曼...
...
专栏下一本七零小知青求收藏支持林窈是老林家从乡下领回来的闺女。原本以为领回来就是给找份工,到时间再给找个人嫁了也就完事了。却没想到小姑娘漂亮精致得让人窒息。还好看着天真好拿捏。可这么个天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