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沈大人?
丰帝微一思索,高声道:“沈君笑!那个被朕调到刑部沈君笑?!”
四皇子应是,丰帝就哈哈大笑起来。
沈家兄弟两都在朝为官,沈君笑是弟弟,大家都喊他为小沈大人。
丰帝高兴地道:“果然是个人才!当初朕就因无意听到他劝做事有疏漏一回的同僚,那句叫什么来着.....‘他山有砺石,良璧愈晶莹’,就是这句觉得他心性沉稳,要有过人之才。后有一回在翰林问了他几个问题,答案都惊为天人,心思细腻,独观大义。朕就觉得刑部缺他这样的人。”
“看来朕没有看走眼啊!”
丰帝为自己的眼力自豪着。他操着生杀大权,至高无上,没有什么比当伯乐更痛快的了,当即就传了沈君笑来,要更加详细听解。
此时黄门却高喊兵部吏部左侍郎有急事求见,丰帝只能压下激动滂湃的心情,先宣了两位尚书。不想两人居然是来递了一份军报折子和一份今年官员任满的名单。
丰帝率先翻阅军报,是西北那边的急报。鞑子们跟打游击一样,专挑防守薄弱的地方下手,然后烧杀抢掠,边陲百姓苦不堪言。
靠近戈壁的百姓们都弃家远逃,再这样下去势必人心惶惶。
丰帝神色渐渐变得冷厉,再又去翻那份任满名单,看到第二页时,一眼就瞧见周三老爷周庸的名字。他眸光闪了闪,继续翻看完,发现周嘉钰居然也在千户的位置满任了。
其实这份名单吏部早给过丰帝,是丰帝压在后头,久久没有回复。他如今能一下注意到周家这叔侄,是因为护国公刚请旨过要周振任总兵出征。
丰帝先将战报放一边,抬头问吏部左侍郎:“朕先前似乎已经看过一份了,可有什么区别。”
吏部左侍郎恭敬回道:“先前那份只是名单,如今这份加了外放官员回京述职的行程表。”
可以说是给皇帝提个醒,有没有想要见的人,大约在什么时间能见到。
“吏部考察官员在任时的政绩,你们都做好了?”丰帝又问。
吏部左侍郎又应一声是。
丰帝眉头再度皱起,手指停在周三老爷的名上:“武官提阶与否,还与战功相挂勾的,可周庸朕记得这些年来是立了不少功的,周振亦是。这两兄弟立功,朕怎么没有印象有加赏。”
看到名字,丰帝才想起来,周庸在军营十余年,居然就只兼了个副将头衔。
吏部左侍郎淡然回道:“早些年朝廷打仗耗费不少银子,武安侯立了战功,没有为自己与兄弟请功,独为士兵们请了功。周庸副将一职是八年前就在身,一直到现在。”
其实每年都有递上来,只是朝廷没有做变动。
“那就是你们吏部的不是了,朕有时记不清事来,你们也记不清事来,万一寒了将士们的心可怎么办。”
丰帝板着了脸数落一句,吏部左侍郎忙将头低下,丰帝把名单往桌案上一放说:“你去把陈值喊来,他这首辅居然也能忘记!”
吏部左侍郎当即退了下去,到了殿外,又拾步下了台阶,他才迎着阳光舒出口气。好在皇上自己先想起来了,不然他还在想要怎么开口提周家叔侄的事,如今一切都好办,他将首辅吩咐的事办妥了!
想着,吏部左侍郎快步往文华产阁去传话。
兵部的战报丰帝又再细看,随后靠在椅背中,望着殿内一根金龙缠绕的柱子,慢慢转动着扳指。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绝世兵王在都市 谁说校花学姐高冷?恋爱后巨反差 帝少的独宠娇妻 简惜靳司琛 布局天下:我是幕后黑手! [阴阳师]深海少女 时光与她,皆是过往 萌宝驾到总裁爹地快接招 通天雷武神 错位婚姻:被摘下的婚戒 普通人身穿修真界后竟成修仙大佬 八零甜妻超会撩 黄金台 替嫁小O成大佬心尖宠 王府童养媳 分身纵横都市 今夜难为情 奉旨三嫁,赖上神秘王妃 百炼成魔 王牌神医狂妻
林默儿带着小萌龟与小黑蛇重生了,前世的她为了引起父亲的注意,叛逆顽劣,还误把白莲花当亲人,殊不知,她一直都是某个老干部甘愿捧在手心的宝,再次睁眼,有些人的命运是不是该改写了同样重生的某个老干...
穿越港综世界已经两年的西谨,在18岁那年,以dse状元的成绩修读港大法律系,并且只用了一年自学,便成功获得了学士学位的证书。在19岁那年,成功考上了见习督察,成为了历史上最年轻的见习督察。20岁那年,他成为了...
重生大明朝,开启签到系统。身怀利器,苏璟却只想做个富家翁。不成想,老朱对商人实在太好了。随随便便就成了当地的首富。这一天,老朱微服私访偶遇苏璟。老朱你觉得当今天子怎么样?苏璟不太行,有点那啥?…老朱无奸不商,商人逐利就该压制!苏璟是是是,大明朝的税都从农民手里收过来,压制的不错。…老朱天子百战夺得天下,宗亲受点供养不过分吧。苏璟不过分不过分,当猪养都不过分,不就是掏空国库,有啥?…老朱你给我出来!老子不削死你!苏璟说好的随便聊,你咋还带急眼呢!...
记得看下面阅读须知1芈陆死后才知道自己是一篇升级流文里的配角。而男主是个名为斛律偃的美强惨小可怜,在十四岁那年被斛律家的人送上祭祀台,并被挖了眼割了舌废了手和脚。芈陆以灵魂的状态看着斛律偃以...
崇祯元年,陕西大旱崇祯二年,陕西大旱崇祯三年,陕西大旱崇祯四年,陕西大旱…有完没完?还真没完。要知道这场大旱是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其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大,为近五百年所未见。五百年?孙悟空都从五指山下出来西游了,顽石已长满青苔,沧海都变成桑田了,这么绝的事情咋就让明末陕西百姓给遇上了。灾荒时间长了,地主也没余粮,皇帝也没闲钱,不征税紫禁城就得关门。啥也不说了,该征税的还得征,陕西也不能例外。奶奶的,都这样了还要收税,让人活不?陕西百姓经过一番深入的思想斗争,联系一下当下国内的基本形势并结合本地区的区域特点,广大民众决定起义,理想远大的当起义军,理想一般的当土匪。好了,大环境就这样,提起刀开始干活吧!小说交流群号456361091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明末匪事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