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嘀嘀!”清脆的电话铃声响起。
“你好,《夷陵日报》编辑部,请问你找哪位?”我接起电话。
“是‘衲’记者吗?”话筒里传来一个苍老的男中音。
“那记者?!”我迟疑了片刻,立即反应过来了,“对!是我,请问你有什么事?”
“衲”当然不是我祖上的本姓,只是因为一篇报道,一篇建筑工地发现70年前三千抗日将士有关遗迹的报道,获得了极大的反响,让我的笔名“衲语禅心”一下子火爆起来。
“衲记者,我看了你那篇‘寻访三千烈士遗骨’的连续报道,写得又详实又精彩,看得出来,衲记者很有想象力,对川东抗战这段历史也下了很多功夫,不知道愿不愿意将你采访和掌握的材料与我分享?”电话那头的老者直接说出自己的要求。
”这个……”我顿时支吾起来。当记者这么多年,遇到过不少希望分享采访素材的同行,但他们都说得委婉谦和,毕竟,直接索要别人辛辛苦苦搜集来的材料不是一件理直气壮的事,更何况,这是我花了大半年的时间,通过查阅了大量的档案资料,走访了众多知情人,才写成了这篇“碧血黄花访忠骨”的系列报道。这篇报道反响如此之好,以至于刊载系列报道的《夷陵日报》连续几天都脱销,不得不加印发行。
“你放心,衲记者,我不会白要你的材料”,电话那头的老者似乎觉察了我的心思,紧接着说道,“我也有你感兴趣的资料和你分享。”
“哦?老先生能透露一点内容吗?”我顿时来了兴趣。我亲身经历了采访,由于年代久远,一些当事人都垂垂老矣,对这场留下数千遗骨的战役回忆起来,也只有雪泥鸿爪般的记忆。更让我迷惑不解的是,如此一场惨烈的战争,在整个抗战史料中,却语焉不详。
但作为记者的直觉,一起事件表面上越是扑簌迷离,背后就越有曲折离奇的故事。
“你知道这支孤军为何能在敌后坚持那么多年吗?你知道那只孤军为何有这么强大的战斗力吗?你知道这支孤军进攻宜昌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吗?”电话听筒里传来一连串的质问。
“什么孤军?”我刚刚提出疑问,话筒里又想起了一连串话语,“你知道当年重庆大轰炸为何突然停止了吗?你知道为何山本五十六派不懂航空理论的南云忠一去偷袭珍珠港?”
话筒中的语气是如此急促,似乎是一副憋了太久急于倾诉的样子。
“老先生,能否慢一点说?”我紧握住话筒,死死贴在耳边,唯恐漏掉半个字。
“那你知道‘死士行动’吗?”话筒里又传来老者的声音,听得出来,老者的声音显得很激动。
“‘死士行动’?”如同地质工作者发现了露出地面的矿苗,作为记者的我得到这样的新闻线索,顿时兴奋起来,不由自主的提高了声音,“老先生,您贵姓?住在哪里?我能对您进行一次专访吗?”
电话那头陷入了沉默。
“喂?老先生,您在听吗?”我的声音引起了采编室同仁的注意,不少记者都放下手中的工作,向我投来诧异或不满的目光。
我捂住话筒,压低声音:“老先生,您看这样可不可以,我带上我全部采访资料,并将我采访经历向您汇报,请您指教行不行?”
也许是我的诚意打动了对方,话筒里传来老者低沉神秘的声音:“那好,我们定在明天下午三点半接头,接头地点:沿江大道文轩茶馆。我们都拿着登载‘寻访三千烈士遗骨’的那份夷陵日报,接头暗号是,”话筒里压低了声音,“死士行动。”
我差点笑出声来。怎么搞得和演谍战片是的。
不过,对方这番神神秘秘的话更加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满口答应:“好的,老先生,不见不散。”
电话里传来急促的嘟嘟声。对方已经挂掉了电话。
2
放下电话,老者的话一直在我耳畔回荡:“你知道这支孤军进攻宜昌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吗?……你知道‘死士行动’吗?”
我的心绪再也难以平静,站起身,来到窗前。透过硕大的落地窗,向外望去,隔着一条大江,就是老者所说的沿江大道。
七十多年前,面前这条车水马龙的繁华大道,曾是战壕交错、铁丝网纵横、碉堡密布的主战场,数千将士,就在这里,面对强悍的日军,背江一战,浴血厮杀,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以几乎全军覆没的代价,展示着中国军人的荣誉,捍卫者中华民族的尊严。
但奇怪的是,这么一场气壮山河的战斗,留下的资料却零星寥寥。查找资料时,无论是国军当时记载,还是解放后的抗战专著,甚至包括日军的战场资料,对这场战斗都记载得既简略又含混,似乎是在有意的回避着什么。一开始,写作非常不顺利,草草一个开头,就无法继续下去。我也曾不止一次想放弃,但现场看到那一条条被斩断、被洞穿的残破骨骸,面对着伤痕密布的骷髅上那空洞的眼眶,我似乎感觉到,那些英魂正眼巴巴地凝视着我,祈求我,拂去历史的尘埃,用文字将他们那段慷慨赴死的经历,呈现在后人面前。
好在时光还没走远,历史的记忆还没完全褪色,我通过对一些知情人的走访,从他们的只言片语中,并透过历史文献的字里行间,发挥自己的合理想象,将这些线索串联起来,尽力还原了那场悲壮的夷陵反击战。总编对这篇报道大为赞赏,《夷陵日报》用了整整两个版面,刊登了那篇报道,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很多读者提出了不少疑问,更多的线索源源不断而来,但真正让我震撼的,就是刚才老者的那通电话,那一连串的提问,字字句句都打在我心坎之上,因为,这也是一直盘桓在我脑海中的疑问:
在重兵对峙的夷陵后方,怎么可能保存这么一支完整的国军主力?如果他们是没来得及撤离后方,那他们为何不拼死突围,反而飞蛾扑火般地进攻重兵把守的夷陵城区?如果这支部队是散落敌后的残军,那他们强悍的战斗力是从何而来?充足的弹药又补给从何而来?
“死士行动?”一道电光闪过我的脑际,莫非,那数千将士遗骨,都是为了一场绝密行动付出的代价?
那么,这场代号“死士”的绝密行动,究竟要达到一个怎样的目的?我反复回味着老者电话里问题,抗战将士遗骨--重庆大轰炸--珍珠港事变,这几个互不关联的词汇在我脑海中迅速闪回,尽管大脑在飞速运转,但无论如何,我也没法将这些关键词用符合逻辑的方式串联在一起。
难道对方只是一个信口开河的骗子?不太可能。从对方提出的问题来看,这绝对是一个知情者,甚至可能就是当事人。在他身上,一定有更多的秘密,能挖掘出更有深度的材料,如果写成后续报道,也算对得起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烈在天之灵。
想到这里,我兴奋起来,深深吸了口气,快步回到自己的办公桌前,打开抽屉,将几个月来采访的笔记,录音,还有照片,以及文献复印件、摘抄件,全部放进自己的采访包里,将录音笔调试到最佳状态。
明天,也许就在明天,我能揭开很多历史疑云,重新写出一篇震撼人心的报道。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修改超凡 从青衣城隍到万世道君 浩气老祖爱上我 我在末世做酒店管理 莞市,我为王! 异界最强战斗法师 朋友,交往吗? 快穿:偏执占有!反派他被迫躺平 从鬼婴开始成为鬼帝! 甜糕娘子 总有奸臣想害我(科举) 宁王妃:庶女策繁华 无限欲望之门 在SAO使用呼吸法也太奇怪了吧 身价千万亿,从跟拜金女分手开始 重生之球王巨星 小吴讲民间故事汇 洪荒:社交恐怖分子,出门靠朋友 都重生了谁还不无敌 我和国服韩信的日常
林默儿带着小萌龟与小黑蛇重生了,前世的她为了引起父亲的注意,叛逆顽劣,还误把白莲花当亲人,殊不知,她一直都是某个老干部甘愿捧在手心的宝,再次睁眼,有些人的命运是不是该改写了同样重生的某个老干...
穿越港综世界已经两年的西谨,在18岁那年,以dse状元的成绩修读港大法律系,并且只用了一年自学,便成功获得了学士学位的证书。在19岁那年,成功考上了见习督察,成为了历史上最年轻的见习督察。20岁那年,他成为了...
重生大明朝,开启签到系统。身怀利器,苏璟却只想做个富家翁。不成想,老朱对商人实在太好了。随随便便就成了当地的首富。这一天,老朱微服私访偶遇苏璟。老朱你觉得当今天子怎么样?苏璟不太行,有点那啥?…老朱无奸不商,商人逐利就该压制!苏璟是是是,大明朝的税都从农民手里收过来,压制的不错。…老朱天子百战夺得天下,宗亲受点供养不过分吧。苏璟不过分不过分,当猪养都不过分,不就是掏空国库,有啥?…老朱你给我出来!老子不削死你!苏璟说好的随便聊,你咋还带急眼呢!...
记得看下面阅读须知1芈陆死后才知道自己是一篇升级流文里的配角。而男主是个名为斛律偃的美强惨小可怜,在十四岁那年被斛律家的人送上祭祀台,并被挖了眼割了舌废了手和脚。芈陆以灵魂的状态看着斛律偃以...
崇祯元年,陕西大旱崇祯二年,陕西大旱崇祯三年,陕西大旱崇祯四年,陕西大旱…有完没完?还真没完。要知道这场大旱是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其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大,为近五百年所未见。五百年?孙悟空都从五指山下出来西游了,顽石已长满青苔,沧海都变成桑田了,这么绝的事情咋就让明末陕西百姓给遇上了。灾荒时间长了,地主也没余粮,皇帝也没闲钱,不征税紫禁城就得关门。啥也不说了,该征税的还得征,陕西也不能例外。奶奶的,都这样了还要收税,让人活不?陕西百姓经过一番深入的思想斗争,联系一下当下国内的基本形势并结合本地区的区域特点,广大民众决定起义,理想远大的当起义军,理想一般的当土匪。好了,大环境就这样,提起刀开始干活吧!小说交流群号456361091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明末匪事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