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祈再咳嗽一声,正经起脸来:“据说还有拿孩童之心入药的。”
谢庸点头:“他们劫持商氏是何目的,之前是否害过旁人都是我们要查要审的。”
两人在暗室找不到更多线索便出来,走去后面搜查玄诚等道士的屋子。
玄诚居后面正院,看起来似独居其中三间,最两侧耳房放杂物,两侧厢房住着弟子们,并没有周祈疑心的丹房。
玄诚的屋子还算讲究,但要说特别,也不特别。一架八扇大青绿山水屏风,刻云纹包铜角的桌案几榻,案上放小铜香炉、笔墨经卷,壁上悬着《海外仙山图》和道家七星剑。
照旧是谢庸查看那些案上的书册经卷,周祈走进卧房去。
榻上青绢帐子、桂布被褥,周祈翻一翻床榻,找出一卷道家采阴补阳男女和合的书来。周祈打开看,其实也普通,东市书肆中这种东西不少。
再打开床榻前小斗柜,柜里放着观内账簿子,又有几个大钱袋,钱袋里装的都是成贯的钱,这观主亲自管账?
翻遍了,周祈也没有什么装丹药的瓶子罐子。
周祈从玄诚卧房出来,走到谢庸身边。
谢庸手边放着《易经》、《道德经》、《抱朴子》、《黄庭经》、《紫薇术数》、黄历,甚至还有几张符。
周祈拿过《抱朴子》来。《抱朴子》中便有炼丹的部分,但这种道家典籍里没有那种邪术。周祈展开看看,没有什么标记,这书卷也不算旧,估计玄诚并不常看。
谢庸把手中的信递给周祈,周祈接过来看,这是玄诚写给其“师兄”的,他有一个死了的师兄玄明,这应该是另一个。
看起来玄诚颇敬重这位师兄,光问安便问了一大篇,后面则说两句“观内一切妥帖,勿念”之类的话,后面便是说九月北斗九皇诞的事,显然这玄诚极是重视这九皇诞节,神神叨叨的,说什么“长生万寿”,甚至还抄了一段祈福经文。信末说要随信带去些新鲜瓜果,不知是不是因置办瓜果,这信才一时未送出去。
周祈从这信中看不出什么机关来,又递还给谢庸,“怎么了?这信有问题?莫非有暗语隐语?”
周祈又看一眼那信。
谢庸摇头:“只是觉得微有些奇怪。看起来他们似颇亲近,却只找到这一封还未送出的,没有旁的往来信件。”
谢庸、周祈又一鼓作气去搜查了其余道士的屋子,在一个叫德义的道士屋里找到一些女子衣物,只是没有定慧那般多,在一个叫德敬的道士房里搜到一瓶丹药,但没有丹炉,周祈和谢庸都于丹药不甚了了,琢磨着回头找御医看看。道士们大多习武,屋内有剑,其所用的拂尘柄要么是铜铁的要么是极坚硬的木料的,与那勒死定慧的凶器看起来都颇契合,只是不知道是哪一柄。
观后是醮坛,一个颇平常的台子,与城内道观中偶尔见到的没什么不同。
带着人犯,带着证物,谢庸、周祈回到大理寺,已经到了暮鼓时候。
崔熠却还在大理寺等他们。
“有大案?怎么样了?”
崔熠迎出来。
周祈指指后面的一拉溜:“都逮来了,慢慢审吧。”
“这是怎么的?”
周祈与他说起案情,崔熠听得一惊一乍,又埋怨:“早知道,我就跟你一块去城郊了。”
周祈笑问:“你那边如何?”
“嘿,跟咱们之前猜的一样,什么遇上拐子,什么拍一下就如堕云雾半晕不晕的药,都是姊妹俩编出来的。那阿姊与个走街串巷的货郎有情,自知过不得耶娘这关,便串通其妹演了这出。那阿姊与货郎住在东郊,其父已经气急败坏地去寻了。”
崔熠又说那盗窃案也找到了贼赃,知道了贼名,只是还没捉到人。
崔熠摇头,依旧对今日没能掺和进这道观案有些遗憾。
“咱们明日一块儿来听审就是了。”
周祈笑道。
“也只得如此。”
崔熠点头。
谢庸只一笑。
谁想到,当晚大理寺牢中所有道士暴毙。
作者有话要说: ①引号中引的是《本草纲目》紫河车内容,有点穿越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不做朋友 南声函胡 偏执王爷的团宠医妃 [综英美]哥谭攻略指南 权倾裙下 白昼微光 你的来电 眷 捡来的男人 穿到荒年不逃荒,我带全村占地为王 向银河靠近 假千金她逆袭了 执迷 甜蜜信仰 冰糖炖雪梨 剑指魔界 重生七零:狠戾军官被我撩红眼 不做软饭男 怀璧 八零喜当妈,厂长夫人摆烂了
唐宝平生最爱美男,以至于穿越到三千世界后,也依旧流转于各个美男之中。只是某天鱼塘突然炸掉了,唐宝她被强行绑定虐渣系统,从此开启虐渣之路。狗改不了吃屎的唐宝研究出新的养鱼方法,结果鱼塘被霸道总裁霍霍了...
接档文每次重生都不可描述,求点进作者专栏收藏比心心黎青颜穿了。穿到了一本不可描述的成人书里。好在,她不是跟各种男人不可描述的女主。也不是和女主抢一堆男人的炮灰女配。但却成了女主心头...
万历中兴,明朝最后的辉煌。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打土豪,分田地,为了过上好日子,穿越者毅然掀起一场浩浩荡荡的土地革命...
接档穿成反派后发现主角重生了文案在下求收藏本文文案萧云谏身为无上仙门的首座弟子,芝兰玉树年少成名,受万人追捧。可他偏偏是个没有心的。 他师叔凌祉为他中情毒堕魔窟,为救他散去多年修为。...
新朝轶事汇编高祖好美妇宓后,原适虞国公陆,因罪得出,恰遇高祖微时,结为伉俪。郦氏,成后主妃也,为高祖所获,嬖之。旋高祖西狩灭赵,纳赵太后姜氏。高祖提剑芟群雄,于所平诸国后妃,入侍者众,独姜郦二妃承恩甚隆。国初定,高祖立卫氏为椒宫,姜氏与郦氏为东西二宫。三宫皆是再醮之妇,古今无匹。时人略有阴刺,高祖闻之不以为非,戏题今日能为天贵子,盖因三凤蔽日功之句,以表怜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