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听说北大都、蛮都、荒都比我们还惨,西都尤其倒霉,因为血吸国是西都头号大国,它在其他大都建了一些不清不楚的基地,还收了元大都东边海里两小国当狗。西都小国的学生有难了。
所谓的《常人国智慧》,介绍的就是春秋战国时期,传下来的各种思想。
我最讨厌儒家。
因为礼教。
虽然当时我并不明确的知道,我爷爷这种肆意施暴的权力来自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来自“孝为先”。但我也明确的感受到了“礼”的压迫。
它让我不能讲道理——否则就是顶嘴。
让我不能岔开腿睡觉——否则就是荡妇。
不能穿的随意——否则就是丢脸。
不能指责和质疑长辈——否则就是不孝。
甚至让这个世界失去公平——牤牤被打,无人替她做主,公公受不到任何报复或惩罚。牤牤还心甘情愿地留在这个家,为大家洗衣做饭,好像一切如常。
这是什么思想?
厌恶。
发自内心的厌恶。
厌恶儒家,那我自然要挑选一个比较好的思想流派,来跟他对抗——道家和禅宗。
我喜欢道经的玄妙,“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更喜欢德经的直接,“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
禅宗的话,我是喜欢“智慧”和“谒语”。
诸如:“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以及:“平身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的扯断金绳,这里挣开玉锁。钱塘江上信潮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还有“破三执”。破我执,破法执,破空执。不执着于我,不执着于规则,不执着于虚无。这就算“悟了”,否则,便是“执迷不悟”。(摇头晃脑,装老和尚gif)
当然,道德经和禅宗都不是这本书的主推,它主推的是《易经》,夫“易”者,为“变”;“经”者,为“常”。《易经》就是《变化常存》。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其次便是“知识可以授受,智慧只能启迪”。
我的智慧,也确实被这本书介绍的思想,所启迪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心声甜度超标,假千金成真团宠了! 快穿攻略之女配上位记 悬疑警探 薛府贵妾 火影:天天是我未婚妻 豪门婚骗,脱线老婆太难宠 开局一个破碗,美男越多我越强 太古龙尊 予摘月 都市修仙:我穿越到了五千年后 苏非的网红生涯 少女前线:141指挥官 秦爷的小哑妻 (系统)万人迷养成手册 鬼眼宝妻:阎少,亲一亲 特种兵之末世狙击手 戮天仙道 时空至尊 遗迹深处时空扭,奈我最强关系户 我的明末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