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小说

第一一五讲(第2页)

于妙圆明无作本心,皆如空华,元无所着,但一虚妄,更无根绪。

在我们这一念本具的本妙、本圆、本明,这无作(无为)的本具心性的体性当中,就像空中的华,它本来就没有一个处所。也就是说,这虚空的华你从什么地方而来呢?你不能说它从虚空而来,因为虚空本来就没有华,所以它没有一个处所,它只就是一念的妄想所捏造出来的,根本就没有一个真实的根源可得。

这地方它的意思就是说:七趣的果报是本无所有。本无所有的意思不是说完全没有,不是这个意思!是虚妄的存在,虚妄的存在简单的讲就像我们说空中有华。空中到底有没有华?当然就因人而异,因为你眼睛有毛病你就看到空中有华,一个健康的人就当然看到空中是没有华。从虚空的角度它到底有没有华?它本来就没有华,它本来没有华,但是我们眼睛有毛病就看到华。

这地方就正式说明,前面经文所说的整个七趣的果报是「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只就是一念的妄想之所变现。我们在了生死,这观念很重要,你要知道本来没有生死,你才有办法了生死。如果你心中一直认为本来是有生死,那你的生死就没办法了了。

夏莲居老居士临命终的时候,他讲一个偈诵说:「生本无可恋」,三界已经没有什么好贪恋了,「死亦何须厌」,死亡也没有什么好厌恶的;他说:生本无可恋,死亦何须厌(奚足厌);本来无生死,生死由心现。你就是一念的妄想,那现在这个妄想被我破坏了,那当然本来就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这地方正是佛陀所说的,在我们本妙、本明、本圆的无作妙心当中,是一个空中之华,是原无所着。这地方是把七趣的果报作总结。

庚二、重示妄因颠倒

【图三】

前面讲到果报是本空,这地方讲因地。说是本空,那为什么会有呢?只就是我们众生一念颠倒的心所变现出来。

迷真起妄

阿难!此等众生,不识本心,受此轮回,经无量劫,不得真净。

妄因:七趣的众生,他为什么会启动他的生死轮回呢?为什么十方诸佛菩萨,同样一念心,他的心不会出现这个生死轮回?因为我们凡夫众生是,不识本心。我们没有真实的去观照我们一念心性,也就没有安住在一念心性,而迷真起妄,向外攀缘。所以就依止一念的妄想而造业,也依止一念的妄想而轮回七趣,所以经过无量劫的时间,不得真实的清净。这地方是讲到妄想的生起,关键点是不识本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净界法师【楞严王三昧】要义请大家收藏:(91919191)净界法师【楞严王三昧】要义更新度。

辗转相续

皆由随顺杀盗淫故,反此三种,又则出生无杀盗淫,有名鬼伦,无名天趣。有无相倾,起轮回性。

相续:皆随顺杀盗淫故,这地方是讲到三恶道,三恶道是我们一念的妄想是随顺于杀盗淫妄的妄想;另外一种是,反此三种,违背杀盗淫三种妄想,这是讲到三善道。不管是三恶道的众生、三善道的众生,其实都是不识本心。只就是说有杀盗淫妄念头的叫做鬼道,而没有杀盗淫妄的叫天趣。所以有杀盗淫妄跟没有杀盗淫妄,彼此互相的倾夺,而生起了三界轮回辗转的力量。这是说明三界的因地,就是我们一念的颠倒妄想。

蕅益大师他在《灵峰宗论》有一段开示说:宇宙无非旅泊,而旅宇内者,毕竟是甚么人。我们在三界中一下子到天上去,一下子到人间,一下到三恶道去,就好像在旅行一样,今天到台北,明天到高雄,叫旅泊。泊宇中者,究竟是甚么人?流转三界中,是谁在流转呢?你说:是我在流转。那当然不对啊!因为没有一个我。三界流转当中,这个人到天上去了,这个人到地狱去了,那到底那个流转的是谁?

蕅益大师就叫你要去参这个问题:流转三界中,那是谁在流转?其实就是一念的妄想在流转,哪有一个“我”呢?你那个妄想停止了,啪!整个妄想就没有了,梦里明明有六趣,醒后空空无大千。所以有一天我们到了极乐世界,在阿弥陀佛的加持之下,一念的回光返照,华开见佛悟无生的时候,把一念的妄想破坏了以后,回观我们过去根本就没有三界轮回,就是一场梦境而已。

就是那个梦,妄想一直相续,然后那个妄想有时候跟杀盗淫妄相应,变现了三恶道果报,有时候这个妄想跟无杀、无盗、无妄相应,变现了天的果报。等到那时你醒过来的时候,欸!根本就没有三界的果报,醒后空空无大千。这观念就是,生死轮回问题就在你心中那一念妄想,关键在那个地方;关键点在这个地方,就是本经说的「不识本心,而受此轮回。」我们真实的没有安住在一念心性,而虚妄的受到这个轮回。

己二、举悟劝修(分二:庚一、正举悟境。庚二、结劝真修)前面都是讲到虚妄相,颠倒相,这以下说那应该怎么办呢?怎么去修行对治呢?应该要觉悟真如理才可以去消灭,这种种的虚妄相,分两段:一、正举悟境。二、结劝真修。

庚一、正举悟境

正式的举出我们所应该觉悟的所观境。

若得妙三摩提者,则妙常寂,有无二无,无二亦灭,尚无不杀不偷不淫,云何更随杀盗淫事?

假设我们能够真实的去启三摩提《真如三昧》,或者《楞严三昧》。这一念心真实的回光返照正念真如,去观察本妙、本常、本寂的一念心性,所谓「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心性。这时候有“有”杀盗淫妄的妄想,“无”无杀盗淫妄的妄想,这两种对立的善念跟恶念通通远离。有杀盗淫妄我们叫恶念,无杀盗淫妄叫善念,这两种善念恶念的执着都消灭了,乃至于无二亦灭;乃至于我们要远离这两种能对治的智慧也不可得。

《心经》说的:用智慧来断烦恼,到最后无智亦无得,能观的智也要舍掉。所以在一念清净本来周遍法界的心性当中,尚无不杀不盗不淫的善念可得,哪里还有杀盗淫妄的恶念存在呢?这地方的意思就是说,你不是修善法就容易了生死,不是这个意思,你要觉悟,恶法不可得,善法也不可执取。当然我们要修善,但是你不能执着,把修善当作一个启心性的一个过程,不是说你要执着那个善法,而是假借修善来开显你的自性。这地方就是你不能执着恶法,也不能执着善法,一念心性是「不迷、不取、不动」。

庚二、结劝真修

【图四】

妄本无因

阿难!不断三业,各各有私,因各各私,众私同分非无定处,自妄生,生妄无因,无可寻究。

我们都知道生死是由妄想所变现,妄想是从什么地方而来呢?佛陀说:假设我们在初用功的时候,不能断除杀盗淫这三种的罪业(不能断除就是随顺它),随顺杀盗淫的妄想而走,各各有私;就各自造作各自的杀盗淫的罪业(因地)。因地上各各有私,在果地上就众私同分;“众”就是他的共业,“私”就是别业。在共业跟别业的引导之下非无定所,“非无定处”就是有一定的处所。比方说,我们同造地狱的业就同生到地狱去,同造人道之业就同生人道。在整个别业当中,同一个人道也各各不同,「众私同分非无定处」。

总而言之,是一念的妄想之所生,所生的妄想其实根本就不存在的,无可寻究,你不能去找它的处所。所以你看我们讲无明,经典讲无明,都讲「无始无明」,没有开始。说,无明是从什么地方而来,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它根本就是一个不存在的东西,你怎么说它从什么地方而来?这个东西要有实体,它才有一个时间相空间相,它根本就没有实体,没有实体的东西当然没有时间没有处所。那只就是我们在迷的时候,感觉上有,你觉悟的就有「达妄本空,知真本有」。这地方是说,我们虚妄是没有根源的,但虽然没有根源,在事修上也要对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净界法师【楞严王三昧】要义请大家收藏:(91919191)净界法师【楞严王三昧】要义更新度。

不除必堕

汝勖修行,欲得菩提,要除三惑,不尽三惑,纵得神通,皆是世间有为功用,习气不灭,落于魔道。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当重生穿越开始烂大街  下克上系列2  一串来自豪门世家的香蕉  捡来画卷“养”将军  葬天刀  网游之家有乖宠  兽猎日记之引狼入室(出书版)  温暖的疼痛(出书版)  醉医  若云  带着熊猫去穿越  圣罗兰典狱长  荣享(女尊)  美人迟暮  穿越之女尊传奇  重生之幽灵棋手  网游之傻人有傻福网游之别样高手  师与生系列  记忆也说谎(《最后的谎言》续篇)  大魔法师另类修仙录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