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致良知
前面已经解析过了正心、诚意、格物,现在再说一说致知——致良知。
在阳明先生提出【致良知】之前,【致知】一般被解析为【致真知】。
致真知,即是追求真理、探索真理、现真理、应用真理。
这种【真理】本来是指生命的真理、修行的真理、道德之真理。但在文化传播展的过程中,【知】渐渐地从生命真理变成了【物之理】,乃至渐渐地远离了修行,而变成了【知识】。
为了使【致知】回归于生命修行之根本,阳明先生在悟道之后提出了【致良知】的创见。
【良知】这一概念,是与【心】紧密关联的,是生命修行的根本,而不会被误解为某种知识。
【良知】包含了【真知】,同时又突出了生命修行的主体性和主体地位。所以,即使到今天,【致良知】依然有着非常突出的价值和意义。
但【良知】这一概念的易懂易用,也容易与世俗生活所说的【良心】、【良知】混同起来。它们之间的确有相通之处,但作为内圣外王之道的【致良知】,远非寻常所说【良心】【良知】所能涵括。
儒家修行之【致良知】,先是【致真知】,此【真知】,即【仁】,即【天理】,即【道】。如果这一核心内涵被忽视甚至空心化,那么【致良知】就成了一般的社会伦理道德概念,等同于【良心】。而【良心】是一种泛化的道德概念,并且有着鲜明的相对性。以不同的角度和参照系,同一种行为则可能评判结果差异甚大。
所以,明确【良知】的本体为【仁】之【真知】非常重要。
在此基础上,【致良知】就成了以【仁】为本体的实修方法。就是说,当一个人明白了【仁】的真知之后,要时时刻刻观照自己心,观照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仁】的要求——对于是否符合【仁】的要求,明明白白地知道,清清楚楚地知道,而且没有任何困难地自然知道,这才是【良知】在儒家修行中的本义。而【致良知】,则是将此【良知】通过【致】的【功夫】从道理上的知道,变成事实上的做到,知行合一,方是【真知】——【真正的良知】。
对于此【致良知】的功夫训练,阳明先生提出了“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对于阳明先生的“四句教”,需要放到儒家修行的语境下才能还原其真正的意义和价值。
先,这里的【善】与【恶】,从根本上而言,应当解为,符合【仁】的,即是应为之【善】,不符合【仁】的,即是应除之【恶】。这种善恶,不是一种社会道德评价,而是修行者以【仁】为内在尺度和标准的内在观察、辨别。
【无善无恶心之体】:修行,所修的是【行】,这个【行】包括【心行】和【身行】。【心行】就是心中的念头、思想、情绪、感受等引的心之动态。其中以【念】为代表,【念】可以代表所有的【心行】。【身行】包括语言和行为、【身行】是以【心行】为基础的。所以【念】就成了所有一切【身行】和【心行】的根源。而善恶的判断,是以【念】是否符合【仁】来判断的。当【念】尚未产生的时候,是无所谓善恶的。所以这里说,无善无恶心之体。而这个心之本体,在“仁”之“天理”显明了之后,就变成了“明体”、“仁体”——如果尚未明白“仁”之天理,那么这个心的本体仍然处在“无明”的状态,则不能称之为“明体”、“仁体”。最多只能说,此心之本体蕴藏着成为“明体”、“仁体”的可能性。只有当“仁”被生命主体“认知”了之后,才有了“仁”的本体性的意义。学习“四句教”的人都是儒家修行者,都是追求“仁”以“仁”为道的修行者,因为客观上默许了“明体”和“仁体”。“无善无恶心之体”,即是说,心之本体、明体、仁体,是越了善恶的,因为对于没有任何动的“心”,谈不上善恶。此心本具仁之明德,而修行就是让此仁之明德挥主体性、主宰性作用,这个作用即是【良知】。即知道自己的思想和言行是不是符合仁的要求,符合者为之,不符合者,除之。
【有善有恶意之动】:生命在于运动,身口意皆在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所以有【动】即有【意】,即有【念】。这个【动】也被分为几个阶段,已经完全呈现出来的时候,就是【念】。尚未完全呈现来的时候即是【意】。而促动【意念】产生的动机即是【机】。修行,从根本上修,就要从【念】上修,从【意】上修,从【机】(动机、心)上修。【动】产生的时候,就有了是否符合【仁】的区别,符合者即为【善】,不符合者即为【恶】。
【知善知恶是良知】:这时关键来了。意念动时,知道意念是否符合仁的良知之觉照要及时生起,这个觉照即是良知之觉照。如果对此无知无觉,即是良知不明,这同样是“无明”。因此始终保持此【良知】之觉照是致良知修行的关键。意念一动,立刻知道是善是恶,然后才有下一步为善去恶的格物功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明空心语请大家收藏:(91919191)明空心语更新度。
【为善去恶是格物】:格物在此处即是在良知觉照到善恶之念的基础上所做的对治方法,善者为之,恶者除之,是为格物之功。这里的物,即是【意】和【念】。格其不正,使其正,格其不善,使其善,即是格也。格物与致知互为其功,物格而知至,致知而格物,相互助益,是为格物致知——至于仁之真知、良知也。
从上面的解析也可以看出,【觉照】是非常重要的,而这正是级视角训练所侧重的重点。
致真知的过程,即是认知级视角的过程,致良知的过程,即是训练级视角的过程。所以在级视角训练中,【致良知】可以带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在起心动念的动处用功。先动机要单纯、纯良,然后对于意念之动,要始终保持觉照——此觉照即为级视角之觉照。而在“格物”的功夫上,级视角则更侧重于“观而不随”,即始终保持观照的独立性。级视角之观照、觉照有个特性,即只需要安住于级视角本身而不陷入念头之中,那么不管什么念头,都会自来自去,自生自灭,而卓然独立之级视角,则始终保持自身之清明、寂静、自在、洒脱。
当有事情需要处理时,则随缘而任运,同时始终不离觉照,始终安住于级视角,时时知道自己是否处在级视角状态之中,若有所离,及时调整。如此训练,可矣。
喜欢明空心语请大家收藏:(91919191)明空心语更新度。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忘川渡 宋瑜昱晗 轻烟绕玉珩 在无限高校当BOSS 慕之月穆青云 重生后怀了前未婚夫的崽 昭昭秦琰 缚春娇 渡云川(女师男徒) 病娇世界求生指南 沈小南顾亦北 影帝他总想亲我 [星铁]第一游戏制作人 国风世界打造女团盛世 穿成寡妇后全村人瑟瑟发抖 江湖那群爹[综武侠] 离朕皇陵远亿点 尊上,灵植还结算吗 若我年少有为(双重生) 万人迷手握人设扩容器(快穿)
这是一对前生早早领了盒饭,又不曾对彼此表明心意的夫妻,双双重生在一片无尽星海,大杀四方的故事。这里有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物种,与人类不一样的生物,安维尔人,人鱼,奥拉人这里全民兵役,因为星系之间的...
第一个世界,谢仪说我今天喝了脉动,吃了果冻,对你有些心动。温圻一脸严肃不能早恋。第二个世界,谢仪说这是我的手背,这是我的脚背,你是我的宝贝。温圻一本正经你现在不能有绯闻。每一次交手都...
本以为自己参加选秀是去打打酱油,木有想到还有面基爱豆的机会更有被留牌子的惊喜惊吓这是踩了狗运还是惹了八路神仙要不是有医药空间在,自己早在第一集就玩儿完了吧小宁儿,听这意思,你不想...
一手医术,妙手回春。一身拳脚,盖世无双。看着坐在王振破烂自行车后座上的女神,坐在宝马里的洪志杰气的七窍生烟谁能告诉我这世界到底怎么了...
秦华穿越了,到了强人遍地的洪荒,他却成了一只没有自保能力的小妖。赶上了鸿钧讲道末班车,人阐两教嫌弃他是妖,西方二圣对他恨之人骨,女蜗娘娘摇头叹息你还是走吧!没奈何,他只好投人截教。他将如何走自己路,寻自己的道,在以后的封神大劫中保住自己的命,保住在意自己和自己在意的人的命,让我们拭目以待。...
三十八线演员林跃获得影视位面穿梭系统,从此走上一段体验各种精彩人生,漫游电影世界的瑰丽旅程。 唐人街探案里,他纠正秦风的推理,找出黄金大劫案的真凶。 我的团长我的团带所有人回家。 无双里揭开画家之谜。 追龙里单枪匹马在九龙城寨杀个七进七出。 狂怒中他是坦克之王。 疾速追杀三部曲成就枪神之名。 已过世界唐人街探案追龙非诚勿扰我的团长我的团窃听风云无双西虹市首富无间道我是余欢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企鹅群5441539965w01558展开全部g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