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他对于杜松打主力很不服气,可他也明白杜松的死对于大明意味着什么。
更是惊叹于眼前这位李献忠瞒天过海,孤军深入赫图阿拉;小小年纪有勇有谋,居然生擒李永芳,阵斩阿巴泰,更是重创了后金军。
当真是后生可畏,看来李家又出良将了,这可真是大明之幸。
很快他意识到局势的危险性,说道:“小将军,如你所言,岂不是建虏的主力很快就会赶到这里?”
李献忠说道:“所以还请刘大帅赶紧命令东路军撤退,如今的形势即使东路军与我南路军汇合,也断然没有能力同建虏在野外争锋,一旦被建虏的主力缠上,恐怕我们会全军覆没。”
“如今东路军原路退回宽甸已经办不到了,必然会被建虏的骑兵追上;小子出关前已经于父帅约定好了,他会派兵在辽东边墙附近接应我们的。还请大帅速速西进与我南路军主力会师,然后我们紧守鸦鹘关至虎拦岗一带。”
“至于朝鲜军,那群家伙跑的比兔子还快,大帅也就不用管他们了,他们留在这里说不定还能替我们吸引下建虏的注意力。”
此时刘綎的精锐家丁几乎损失殆尽,他明白东路军已经无力再战了。
如同李献忠所说,他能将残部撤到辽东边墙附近与南路军会师就已经是万幸了。
就在他一晃神的瞬间,李献忠已经离开,从远处飘来了一句:“小子会率辽东铁骑殿后,尽量为东路军争取时间,大帅切莫再耽误时间了。”
();() 现在已经是三月初四的子时了,恐怕建虏的主力已经赶到赫图阿拉附近了,距离此地也就七八十里路了,他必须要抓紧时间消灭阿敏的镶蓝旗。
“壮士断腕”的阿敏率领近千骑赶紧脱离战场向北撤退。尽管十分无奈,但他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
只是有时你断了腕也未必能保全自己。他没想到前方居然又出现了明军的重骑,而且这股明军似乎更加精锐,就连战马也是披甲的。
虽说现在阿敏率领的这伙败军士气低落,人困马乏。但困兽犹斗的他们,还是同辽东铁骑激烈的厮杀起来。
此时他突然发现,刘綎麾下的骑兵虽然战力不俗,但比起八旗勇士还是要略逊一筹的,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里吃掉阿巴泰。
恐怕眼前的这些重骑才是始作俑者。
李献忠加入战场后不久,刘招孙也手持大刀带领百余名骑兵加入了进来。此时明军愈战愈勇,而阿敏身边只剩下了几十残兵败将了。
刚才他还想着击杀刘綎,现在自己却遭到了明军的追杀。
这可真是“世道好轮回,苍天绕过谁?”
就在此时两支响箭打破了黑夜的寂静,辽东铁骑都明白,建虏的两千援军已经快要到了。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这句话最能体现此时李献忠的心情。
如今阿敏身边也就几十骑了,他带来的镶蓝旗算是交代在这里了。
其实放过他,对大局也没有啥影响。以努尔哈赤那种薄情的性格,失去了旗丁的阿敏下场也不会太好。
只是如今大明萨尔浒惨败,急需一颗重量级的人头,来堵住天下的悠悠众口;以及安抚万历皇帝那颗受伤的心。
几乎是一瞬间,李献忠、查徽祖、李三顺和刘招孙四人同时杀向了阿敏。
查李二人是李家的家将,自然是不会同自家少将军争功;刘招孙是奉父帅之命前来相助的,也不可能跑来抢功。
最后在几人的默契配合下,李献忠直接一枪刺穿了阿敏的身体。
这位后金汗国的二贝勒,也最终为他的冒进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新书冲榜,求推荐票,月票,追读,评论,打赏支持!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六年四宝,总裁追她追疯了 山与海与帝国 我的老婆绝色倾城 守护在那遥远的骑士 我在美漫导演大事件 极品枭龙 数玖 独宠小妾:侯门主母要和离 掠夺诸天从港综开始 我一个网约车司机有点钱怎么了? 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 分手多年后,前男友成了顶头上司 武逆 神豪从天刀开始 医馆里的故事 全民婚配:毕业发老婆,婚配龙娘 特种岁月之弹道无声 冥瞳使者 我道侣修习了替生术 戏精王妃:克妻王爷沦陷了
唐宝平生最爱美男,以至于穿越到三千世界后,也依旧流转于各个美男之中。只是某天鱼塘突然炸掉了,唐宝她被强行绑定虐渣系统,从此开启虐渣之路。狗改不了吃屎的唐宝研究出新的养鱼方法,结果鱼塘被霸道总裁霍霍了...
接档文每次重生都不可描述,求点进作者专栏收藏比心心黎青颜穿了。穿到了一本不可描述的成人书里。好在,她不是跟各种男人不可描述的女主。也不是和女主抢一堆男人的炮灰女配。但却成了女主心头...
万历中兴,明朝最后的辉煌。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打土豪,分田地,为了过上好日子,穿越者毅然掀起一场浩浩荡荡的土地革命...
接档穿成反派后发现主角重生了文案在下求收藏本文文案萧云谏身为无上仙门的首座弟子,芝兰玉树年少成名,受万人追捧。可他偏偏是个没有心的。 他师叔凌祉为他中情毒堕魔窟,为救他散去多年修为。...
新朝轶事汇编高祖好美妇宓后,原适虞国公陆,因罪得出,恰遇高祖微时,结为伉俪。郦氏,成后主妃也,为高祖所获,嬖之。旋高祖西狩灭赵,纳赵太后姜氏。高祖提剑芟群雄,于所平诸国后妃,入侍者众,独姜郦二妃承恩甚隆。国初定,高祖立卫氏为椒宫,姜氏与郦氏为东西二宫。三宫皆是再醮之妇,古今无匹。时人略有阴刺,高祖闻之不以为非,戏题今日能为天贵子,盖因三凤蔽日功之句,以表怜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