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可笑的话,在这大明朝参加武科举,这些武夫不但要饱读诗书,而且还得有文采做出策略,“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把军事谋略置于军事技术之上。
如果在答策的笔试中不及格,如果你写不出一篇好文章,便不能参加武试,更别谈什么高中武举人了。
这武举初期的笔试考三题,试策两题,另一题论考四书。
说得直白一点,成化帝想要扶持武将勋贵,所以重视武举将其彻底定制,希冀着能够借此挑选武将人才对抗文臣缙绅。
然而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想考武举那可以啊,先饱读诗书再说吧,写不出一篇好文章来,你连展现武艺的资格都没有,自己滚回去舞刀弄棒去吧!
这民间武夫大多都是些目不识丁的粗鄙莽夫,他们拿命写都写不出来什么锦绣文章,甚至可能都写不出来一句完整的话,所以自然是不可能来自取其辱的。
再说了,要是人家当真饱读诗书,要是人家真有这谋略策略,那还考什么武举人,去考文举高中进士状元的什么不香吗?
要知道大明军事职位多半由世荫承袭,比如卫所将领等官职都是一代传一代的,此外再加上由行伍逐步提拔起来的将领,这才是军中将佐主流任职模式,而这武举选将只是个补充形式罢了,根本就不受重视!
正因为如此,没有传承通道存在,武将勋贵才会日益没落,反倒是因为九边军镇抵御蛮夷,变相成了一个筛选武将战将的人才基地,诸如仇钺、安国等战将都是从九边崛起的。
这种对比之下,文臣缙绅凭借科举源源不断地提供新鲜血液进入朝堂,一代又一代积攒政治底蕴,而武将勋贵却连传承都没有,哪里会是文臣缙绅的对手,逐渐没落衰亡才是常态。
然而此刻这些宗室藩王却不一样!
皇帝陛下大力整顿王府教育体系,而且给了宗室子弟进学修德的动力,这些宗室子弟不缺资源,更不缺名师,只要他们肯认真学习进学修德,通过这宗室大考简直就是轻而易举,到时候就可以源源不断地进入朝堂,与文臣缙绅分庭抗礼!
宗室藩王不但有传承,而且人家的底蕴,远远过任何士绅缙绅!
这才是士绅缙绅真正担心的地方!
等到大量宗室成员步入仕途,等到文臣缙绅被不断攫取权柄,他们还拿什么掌控这个朝堂?
正德皇帝这个大胆且冒险的举动,无疑击中了文臣缙绅的要害,迫使他们不得不想方设法地阻止宗室成员入朝,或者说减缓这些宗室子弟入朝的进度!
杨廷和已经求得张敷华派遣御史赶赴江西南昌,暗中调查这宁王朱宸濠的不法罪证,只要拿到了确凿证据,杨廷和就有信心将其给彻底扳倒,然后顺势将这些宗室给逐出朝堂!
可还不等他有何动作,一个突然传回来的消息,却是引起了京师震动。
三年前去往倭国的使团终于返回大明了,而且他们带来了一个足以让所有士绅缙绅都为之疯狂的好消息――石见银矿确实存在,并且藏银量不可估计,至少远大明所有正在开采的银矿!
当初汤昊为了推动大明走向海洋,所以设计道出了倭国石见银矿一事,逼迫朝廷派遣使团前去倭国查证,名义上是去调停倭国各地大名的内部争斗。
正常一个出使他国的大明使团,正使一人副使一人,最多加上一些随行官员但也不会过十人,然后就是行人司官员二十余人,总体人数确保在五十人以下。
然而因为一座藏银上亿的石见银矿,大明天团规模直接扩张到了近两百人!
这两百人去倭国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去核实查证石见银矿的消息是否属实。
而这快两百人的使团队伍,几乎饱含了大明士绅缙绅各方势力,毕竟这么重要的事情,那肯定得派自己人过去,心里面才踏实。
这支使团由礼部右侍郎谢铎率领,汤昊派遣马永和邓伯颜率两千战兵护送,一去就是三年之久,没有任何消息传来,正当朝野上下都快要将他们给遗忘的时候,这些家伙终于回来了,而且还带回来了这个震撼人心的消息!
不只是士绅缙绅激动,皇帝朱厚照同样也很是激动!
毕竟野人可是说过,这座石见银矿可是藏银过亿啊!
这是什么概念?
大明王朝一年的税银收入也不过才三百万两左右!
也就是说,这座倭国的石见银矿,藏银堪比大明三四十年的税银收入!
要是可以将其收入囊中,那他朱厚照还愁什么没有银子训练战兵了?
所以朱厚照立刻召见了汤昊,后者听闻谢铎等人终于回来了,也是有些欣喜。
毕竟山东清河船厂的舰队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再配合这一阵风向,完全就可以顺势出海了。
“野人,你说的竟然是真的!”
朱厚照激动得面红耳赤,狠狠捶了汤昊胸口一拳。
“嗯,先别高兴得太早!”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迎娶皇后,竟让我这假太监帮忙? 军妻太迷人:八零,轻轻抱 退婚后,我的高冷未婚妻后悔了 满朝忠臣,我真不想做千古一帝! 那年韩娱 铁血巾帼 九叔:尸甲天下 从赘婿到女帝宠臣 我所在之地,便是江湖 风流小村医 生娃!易孕体质!糙汉首长撩上瘾 柯南之怪诞之王 原神:开局成为璃月阴阳两仪仙君 诸天将至:还好我有人生模拟器 罗天九道天书 震惊!一夜醒来物价贬值一百万倍 命运虚空:圣杯战争 疯了吧!你管这叫辅助? 柳无邪吞天神鼎 禁止犯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