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听到李茂还有姨母在清河无依无靠,表妹卖身葬父,真君子如他立即掐灭了这个想法。
一旦让李茂入住府邸,李茂的姨母和表妹如何安顿?总不能一并接到府中吧!
陈文昭不想给李茂出这个孝义两难的难题,将话题转移到了科考上。
“你的县试,诗,赋,策,论,中规中矩,书法学得褚遂良的几分精髓,这也是为师将你补录为案首的缘由,可惜试贴诗做的差了些,来年春闱取中的希望不大。”
陈文昭两榜进士出身,又在翰林院磨砺多年,对“李茂”的学问判断精准。
李茂汗颜,原版的李茂就是个死读书的,哪能做出五言六韵的好诗文。
不过北宋以后的诗词李茂记得不少,舍大脸做个文抄公倒是能弥补这方面的缺陷。
“文昌书院的地址已经确定下来,你为案首可当廪生,每月有米六斗,倒也衣食无忧,为师在东平府做一任通判,希望你能在为师卸任之前取中府试,到时为师送你赴京赶考。”
廪膳生员的意思李茂明白,就跟他靠上研究生发的生活补助差不多。
但他现在不是一个人生活,指望那六斗米怕是要饿死人啊!
李茂多少看出自家老师的脾气秉性,所以刚才禀明身世的时候没有提武大郎的炊饼店,想来一身方正的陈文昭见不得读书人沾染铜臭气。
“老师之言,学生铭记在心,一定在文昌书院刻苦攻读,绝不会让老师失望。”
陈文昭含笑点头,弟子一心向学让他欣慰,这两天的沉闷抑郁之气稍稍缓解。
李茂察言观色,大抵看出陈文昭心情实际上不好,迟疑片刻问道:“老师,可是有什么烦心事吗?”
陈文昭的笑容略染苦涩,叹息一声道:“任你官清似水,难敌吏滑如油,东平府的佐贰官不好做啊!”
北宋初年,宋太祖赵匡胤为防止知州权柄过大,创设了通判官职。
由皇帝直接委派,辅佐一州政务,旨在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察和控制。
作为知州的副手,通判不仅有管理钱粮户口,赋税狱讼的职权,还有直接向皇帝打小报告的资格。
与知州互相制衡,分化州郡之权。
陈文昭由进士而翰林,又做了几年提督学政,并不是无能之辈。
但对庶务方面委实不擅长,司马光曾说躬亲庶务,不舍昼夜,但有些事情哪怕亲力亲为,也不见的能做好。
正如李茂所想,陈文昭想借贼匪之事烧起出任东平府通判的第一把火。
但是他低估了知府胡师文的怠政之心,轻视了典吏押司坐地户们的能量。
几天来看似忙碌的脚打后脑勺,可正经事儿一件没办成,所以才在李茂面前生出这样的感慨和唏嘘。
李茂闻弦歌而知雅意,陈文昭一句吏滑如油概括的太准确了。
东平府刚经历一次科场弊案,再出现劫杀官员的大案,上到知府下到捕快,都得跟着吃挂落。
达成这样的共识上下一心捂盖子扯陈文昭的后腿,仅凭陈文昭一个光杆通判的确玩不转,除非陈文昭行使直奏之权。
监州之权是一把双刃剑,能给皇帝打小报告不假,可是刚赴任就打小报告,从侧面说明陈文昭能力不够。
用后世的话说就是打不开局面,不能团结同志,身在仕途这是很不好的评价和标签。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嘘!和禁欲上司离婚后他沦陷了 林宇杰杨蜜 明月皎皎 毒女轻狂,冷面殿下轻点宠 平平无奇好男人 顶级豪门做娘家,渣男他追悔莫及 孟凡李雪柔 孟凡李雪柔 首席生活玩家[全息] 农门寡妇超凶的 木叶养猫人 不可能恋人[娱乐圈] 大隋秦王 我死后,前夫得了相思病 快穿女配开挂中 渣男也配洗白?[快穿] 我就绿茶给你看! 墨少的代孕婚妻 万人迷只想rua毛茸茸[穿书] 孟凡李雪柔
林默儿带着小萌龟与小黑蛇重生了,前世的她为了引起父亲的注意,叛逆顽劣,还误把白莲花当亲人,殊不知,她一直都是某个老干部甘愿捧在手心的宝,再次睁眼,有些人的命运是不是该改写了同样重生的某个老干...
穿越港综世界已经两年的西谨,在18岁那年,以dse状元的成绩修读港大法律系,并且只用了一年自学,便成功获得了学士学位的证书。在19岁那年,成功考上了见习督察,成为了历史上最年轻的见习督察。20岁那年,他成为了...
重生大明朝,开启签到系统。身怀利器,苏璟却只想做个富家翁。不成想,老朱对商人实在太好了。随随便便就成了当地的首富。这一天,老朱微服私访偶遇苏璟。老朱你觉得当今天子怎么样?苏璟不太行,有点那啥?…老朱无奸不商,商人逐利就该压制!苏璟是是是,大明朝的税都从农民手里收过来,压制的不错。…老朱天子百战夺得天下,宗亲受点供养不过分吧。苏璟不过分不过分,当猪养都不过分,不就是掏空国库,有啥?…老朱你给我出来!老子不削死你!苏璟说好的随便聊,你咋还带急眼呢!...
记得看下面阅读须知1芈陆死后才知道自己是一篇升级流文里的配角。而男主是个名为斛律偃的美强惨小可怜,在十四岁那年被斛律家的人送上祭祀台,并被挖了眼割了舌废了手和脚。芈陆以灵魂的状态看着斛律偃以...
崇祯元年,陕西大旱崇祯二年,陕西大旱崇祯三年,陕西大旱崇祯四年,陕西大旱…有完没完?还真没完。要知道这场大旱是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其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大,为近五百年所未见。五百年?孙悟空都从五指山下出来西游了,顽石已长满青苔,沧海都变成桑田了,这么绝的事情咋就让明末陕西百姓给遇上了。灾荒时间长了,地主也没余粮,皇帝也没闲钱,不征税紫禁城就得关门。啥也不说了,该征税的还得征,陕西也不能例外。奶奶的,都这样了还要收税,让人活不?陕西百姓经过一番深入的思想斗争,联系一下当下国内的基本形势并结合本地区的区域特点,广大民众决定起义,理想远大的当起义军,理想一般的当土匪。好了,大环境就这样,提起刀开始干活吧!小说交流群号456361091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明末匪事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